核桃树上的食心虫怎样防治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07:57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02-07 16:53
核桃树上的食心虫怎样防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2-07 17:27
核桃举肢蛾
学名 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鳞翅目,举肢蛾科。
别名 核桃黑。 寄主 核桃。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变黑,常提早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7毫米,翅展12~1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腹面银白。翅狭长披针状,缘毛长;前翅端部1/3处有1半月形白斑,后缘基部1/3处有1长圆白斑。后足长,栖息时向后侧上方举起,故名举肢蛾。胫节白色,中部和端部有黑色长毛束。卵 椭圆形,初产乳白渐变黄白,孵化前为红褐色。幼虫 体长7.5~9毫米,头黄褐至暗褐,胴部淡黄褐色,背面微红,前胸盾和胸足黄褐色。腹足趾钩单序环。蛹 长4~7毫米,黄褐至褐色。茧长8~10毫米,长椭圆形。
生活史及习性 河北、山西年生1代,北京、陕西1~2代,河南2代,均以老熟幼虫于树冠下土中或杂草中结茧走冬,少数可在干基皮缝中越冬。1代区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下旬越冬幼虫化蛹,蛹期7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盛发期,6月中、下旬幼虫开始为害,30~45天老熟脱果入土越冬,脱果期7月中旬~9月。2代区成虫分别发生在5月中~7月中,7月上~9月上旬。成虫昼伏夜出,卵多散产于两果相接的缝隙处,少数产于梗洼、萼洼、叶腋或叶上。单雌产卵35~40粒。卵期约5天,幼虫蛀果后,被害果渐变琥珀色。1代区被害果最后变黑,故称“核桃黑”。2代区第一幼虫多害果壳和种仁,为害状不明显,但被害果多脱落,第2代幼虫多于青皮内蛀食,被害处变黑很少落果。
防治方法 (1)秋末或早春深翻树盘,可消灭部分幼虫。(2)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集中处理。(3)成虫羽化出土前,树冠下地面喷施药剂,参考桃小食心虫。(4)产卵盛期树上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或50%对硫磷对乳油1500~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20%氯马乳油或10%溴马乳油2000~2500倍液。(4)山谷或郁蔽果园可于成虫发生期施用烟剂,熏杀成虫。
学名 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鳞翅目,举肢蛾科。
别名 核桃黑。 寄主 核桃。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变黑,常提早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7毫米,翅展12~1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腹面银白。翅狭长披针状,缘毛长;前翅端部1/3处有1半月形白斑,后缘基部1/3处有1长圆白斑。后足长,栖息时向后侧上方举起,故名举肢蛾。胫节白色,中部和端部有黑色长毛束。卵 椭圆形,初产乳白渐变黄白,孵化前为红褐色。幼虫 体长7.5~9毫米,头黄褐至暗褐,胴部淡黄褐色,背面微红,前胸盾和胸足黄褐色。腹足趾钩单序环。蛹 长4~7毫米,黄褐至褐色。茧长8~10毫米,长椭圆形。
生活史及习性 河北、山西年生1代,北京、陕西1~2代,河南2代,均以老熟幼虫于树冠下土中或杂草中结茧走冬,少数可在干基皮缝中越冬。1代区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下旬越冬幼虫化蛹,蛹期7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盛发期,6月中、下旬幼虫开始为害,30~45天老熟脱果入土越冬,脱果期7月中旬~9月。2代区成虫分别发生在5月中~7月中,7月上~9月上旬。成虫昼伏夜出,卵多散产于两果相接的缝隙处,少数产于梗洼、萼洼、叶腋或叶上。单雌产卵35~40粒。卵期约5天,幼虫蛀果后,被害果渐变琥珀色。1代区被害果最后变黑,故称“核桃黑”。2代区第一幼虫多害果壳和种仁,为害状不明显,但被害果多脱落,第2代幼虫多于青皮内蛀食,被害处变黑很少落果。
防治方法 (1)秋末或早春深翻树盘,可消灭部分幼虫。(2)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集中处理。(3)成虫羽化出土前,树冠下地面喷施药剂,参考桃小食心虫。(4)产卵盛期树上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或50%对硫磷对乳油1500~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20%氯马乳油或10%溴马乳油2000~2500倍液。(4)山谷或郁蔽果园可于成虫发生期施用烟剂,熏杀成虫。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