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的详细介绍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2-03 02:2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2-03 03:37
(1)
鼋
yuán
(2)
动物名,亦称“绿团鱼”,俗称“癞头鼋” [soft-shelled turtle],爬行纲,鳖科。吻突而短,长不及眼径的一半。脚上有较宽的蹼
鱼鳖鼋鼍。――《墨子·公输》
(3)
又如:鼋鼎(烹鼋的鼎);鼋鼍(大鼋与鼍龙);鼋桥(以鼋鼍为桥梁。形容帝王出驾行列之盛大)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2-03 04:29
鼋是爬行动物,外形像龟,生活在水中,短尾,背甲暗绿色,近圆形,长有许多小疙瘩。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
中文正名:鼋
拼音:yuán
拉丁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 命名:gray
英 文 名: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
中文俗名:蓝团鱼 、银鱼,绿团鱼、蓝团鱼、癞头鼋、鳖斑
地理分布: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保护等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
鼋容易与另一种大型鳖类——斑鳖混淆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爬行纲 reptilia → 龟鳖目 testudinata → 潜颈龟亚目 cryptodira → 鳖科 trionychidae → 鼋属 pelochelys → 鼋 pelochelys cantorii
形态特征
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 进行休眠 。
鼋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水库深处,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鼋喜群居,寿命长。盛夏喜上岸乘凉;寒冬伏水底冬眠。它最大的本能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最奇特的是,鼋浮游水面,肯定近日有台风;如头向上游翘起,不出3天,上游就有暴雨或洪水,非常准确、灵验。这一现象有待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揭开其奥秘。
药用价值
肉味鲜美,并为珍贵补品。《左传》记有公子宋夺食进恭鼋肉的故事,“染指”一词也来源于此。
鼋的药用价值,据宋、明两代著名药学家苏颂、李时珍验证,其柔软皮肤用黄酒浸泡后,可治恶疮、痔瘘、顽疥等症;其内脏可杀百虫、解药毒、续筋骨、治妇女血热;其脂肪可治恶疮;胆虽味苦有毒,但用生姜薄荷汁化服可治喉痹;鼋肉性甘平,有滋补作用,主治湿邪,也治诸虫。
在浙江第二大水系——瓯江流域内,有时出没着一个椭圆形的背甲。它呈暗绿色,四缘长着宽厚柔软的肉裙;头部较小,吻短尖,有磊块;背部中间平或下陷;腹部、前肢外缘和蹼部均呈白色。这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学名叫鼋。东汉许慎着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说:“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鼋其貌不扬,头部常散生着疣状突起,因此被人戏称为“癞头鼋”。
鼋,性凶悍,力气大。唐朝《宣宝志》一书中,记述着宣州江中的鼋上岸与虎搏斗的情景。曾有人在80公斤的鼋背上放一块重达150公斤的花岗岩石,还站上5个彪形大汉,它仍能自如地爬行。据文献记载:鼋生存至今已有1.75亿年了。历史上,鼋也是一种神力的象征,庙宇的石碑和帝王的墓碑,一律由石雕的鼋驮着,身负千钧,依然昂首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