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儒学的共性差异性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9 06:28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11-08 17:53
历代儒学的共性差异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1-08 19:06
共性:仁和礼。
差异:追求二者及平衡的方法不同。
具体如孔子通过中庸平衡仁(尊重)和礼(服从),董仲舒通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制约君主,通过君权神授强化君权,顺应统治,二程朱熹推崇格物致知,朱熹又认为天理在人性之上,格物致知指向道德而非科学,王阳明认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陆九渊则认为心外无理,李贽顾炎武黄宗羲则是进步思想家,但到明朝封建社会进入末期,进步思想也很快黯淡,理学严重僵化,近代失败也随之而来,民国是儒学有发展也有挫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ggkf以来,儒学又被重新挖掘。
差异:追求二者及平衡的方法不同。
具体如孔子通过中庸平衡仁(尊重)和礼(服从),董仲舒通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制约君主,通过君权神授强化君权,顺应统治,二程朱熹推崇格物致知,朱熹又认为天理在人性之上,格物致知指向道德而非科学,王阳明认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陆九渊则认为心外无理,李贽顾炎武黄宗羲则是进步思想家,但到明朝封建社会进入末期,进步思想也很快黯淡,理学严重僵化,近代失败也随之而来,民国是儒学有发展也有挫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ggkf以来,儒学又被重新挖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