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18:59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3-21 00:18
三峡泥沙淤积的解决措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3-21 01:25
泥沙与水库使用寿命息息相关。由于泥沙的长年淤积,古代的云梦泽消亡了,近代的洞庭湖逐步萎缩,黄河的三门峡水库也差点淤废,三峡水库会不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据测算,三峡水库年平均入库泥沙量达5亿吨左右,如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缩短水库使用寿命,而且会影响长江“黄金水道”的通畅。
“三峡大坝不会成为淤满泥沙的死坝!”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总工程师郑守仁肯定地说。
原来,专家们已找到了对付泥沙的妙方——“蓄清排浑”,这一招已让三门峡水库起死回生。
“蓄清排浑”,就是汛期来沙较多时,在下游防洪承受能力范围内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运行,让含沙量较大的洪水顺利排到下游;汛期过后,水中的含沙量少了,10月份水库开始存蓄清水,保证发电和航运。
郑守仁介绍,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已研究了近半个世纪,目前在北京、南京、武汉、重庆四地仍建有泥沙模型。
根据泥沙专家的计算,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冲淤基本达到平衡时,防洪库容仍能保持86%,兴利调节库容仍能保留92%,这意味着三峡水库可以长期使用。
而在水库建筑物的布置上,更充分考虑了泥沙问题,他们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排沙出库量。
如,三峡工程船闸、泄洪闸高程比两岸电站低18米,下面布设了冲沙孔,保证了电站不会被淤积。还借鉴了葛洲坝的经验,设置了冲沙闸。
郑守仁说,要减少入库泥沙量,必须加强坝址上游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三峡水库的泥沙60%来自长江金沙江段,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建造大型水库可以拦截相当比例的泥沙。
据悉,长江上游金沙江上即将兴建溪洛渡与向家坝两座大型水库,工程建成后,将减少金沙江流向下游的泥沙量达46%以上。
据测算,三峡水库年平均入库泥沙量达5亿吨左右,如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缩短水库使用寿命,而且会影响长江“黄金水道”的通畅。
“三峡大坝不会成为淤满泥沙的死坝!”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总工程师郑守仁肯定地说。
原来,专家们已找到了对付泥沙的妙方——“蓄清排浑”,这一招已让三门峡水库起死回生。
“蓄清排浑”,就是汛期来沙较多时,在下游防洪承受能力范围内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运行,让含沙量较大的洪水顺利排到下游;汛期过后,水中的含沙量少了,10月份水库开始存蓄清水,保证发电和航运。
郑守仁介绍,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已研究了近半个世纪,目前在北京、南京、武汉、重庆四地仍建有泥沙模型。
根据泥沙专家的计算,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冲淤基本达到平衡时,防洪库容仍能保持86%,兴利调节库容仍能保留92%,这意味着三峡水库可以长期使用。
而在水库建筑物的布置上,更充分考虑了泥沙问题,他们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排沙出库量。
如,三峡工程船闸、泄洪闸高程比两岸电站低18米,下面布设了冲沙孔,保证了电站不会被淤积。还借鉴了葛洲坝的经验,设置了冲沙闸。
郑守仁说,要减少入库泥沙量,必须加强坝址上游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三峡水库的泥沙60%来自长江金沙江段,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建造大型水库可以拦截相当比例的泥沙。
据悉,长江上游金沙江上即将兴建溪洛渡与向家坝两座大型水库,工程建成后,将减少金沙江流向下游的泥沙量达46%以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3-21 03:13
根据建国以来国内大坝建设处理泥沙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黄河三门峡水库的经验教训,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采用原型观测、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综合方法,如果采取合理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以保证水库的长期有效运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成员潘庆燊:“采取蓄清浑的水库调度方式,就可以使三峡水库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孙百先:“蓄清排浑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看进入汛期以后呢,长江的沙就利用汛期水量大的特点把上游的沙全部带下去了,可以说是控制了绝大部分的泥沙。因为我们长江的沙95%以上都在汛期排掉了 ,也就是说相对只有5%枯季的时候只有5%的沙,这个时候的沙对工程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这种经验可以说从三门峡也好,从葛洲坝也好以及从丹江水库也好,都是很成功的,那么我们相信修三峡大坝也是成功的。”
三峡水库来水量丰沛,来水量和泥沙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有利于在汛期降低库内水位,使泥沙下泄,三峡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公1.1公里;库底为川江山区河道,坡度较大;同时,因库内泥沙颗粒很细,易于被水流带走,另外三峡大坝设有22个低高程的泄水孔,在145米水位时,可达到50000立方米/秒的巨大流量。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泥沙问题。"蓄清排浑"的这种水库调度方式,国内已有改建后的三门峡、黑松林水库等一批成功工程实践例证。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成员潘庆燊:“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怎么一种措施,使泥沙淤积不会影响水库的库尾重庆主城区河段的航运和港口的运行。 ”
三峡坝区和库尾泥沙问题的研究十分复杂,故采用实体泥沙模型研究方法。三峡工程泥沙研究先后共建有13座实体泥沙模型。
长江水利委员会河流研究所所长卢金友:“像这个大厅就是当时84年 85年建好的,专门为研究三峡库尾的泥沙问题。那么这个大厅建了以后,从85年开始到现在,三峡库尾做了三个模型。这个是重庆模型,在七五期间三峡工程可行性重新论证阶段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根据各模型试验成果综合分析,三峡工程运用三十年内,不论是坝区或库尾,泥沙淤积均不会对航运或发电产生大的不良影响;即使在水库运行几十年后,可能对库尾航道和港口作业产生不良影响,但可以通过优化水库调度、航道整治、港口改造和局部清淤挖泥等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坝区泥沙问题,依靠合理的工程布置和工程措施加以解决。
人们对泥沙治理的信心还来自于我国对泥沙数据的观测分析,我国的泥沙观测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三峡工程设计和科研采用的是自1950年后入库控制站寸滩和坝址宜昌水文站的多年实测资料。采用的泥沙测验项目、分析整理方法合理的,仪器和设备是国际领先标准的。我国的泥沙模型试验在葛洲坝工程建设期间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此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有充分科学依据。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孙百先:“有水位、有流速、有流量,采取各种各样的测验设备,这些东西都是国际上,包括先进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都到咱们这里学习。咱们这个泥沙监测的方法,可以说是比较权威的,而且研究得比较透彻,比较深刻。”
孙百先还说:“上游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使得我们的沙源得到了控制,相信以后的水质会越来越好的――――”
根据长江流域规划的布局,上游地区正在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和兴建干支流水库,可以预计长江上游来沙量总的趋势将会逐渐减少。
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已进行多年,多数问题已有明确的结论,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考虑到三峡工程的特殊重要性,我国泥沙专家和各科研部门对于三峡工程泥沙问题仍在继续进行研究,力求使泥沙问题能够等到圆满的解决。
- 2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3-21 01:43
1、工程拦沙,
2、蓄清排浑。
3、人工挖沙。
4、自然地水土保持,即植树造林,恢复生态,有人把它归为工程拦沙。
采取以上措施,期望达到“冲淤平衡”
个人认为,唯自然地水土保持,即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其他全是扯淡,忒别是工程拦沙,百害而无一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