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地梁层???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6:07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1-02 21:03
怎样建地梁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1-02 21:16
所谓地梁层应理解为正负零标高处的一层框架梁,它参与地震作用,与上部结构共同协同工作。
一、从结构计算的角度出发:
1、在首层建模时输入的高度首先就不是标准的建筑层高。
建模时输入的高度该是结构的高度。
通常我是以 建筑层高-4mm=结构层高 来取值,但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纳。
2、在建模时,一层的高度是否包含+0.00至基础顶标高的高度,关键是看你的结构模型想如何建立。
若该一层为首层,那就须包含其高度。若以框架柱为例,其柱该延至基础;若未包含其高度,那么在最终柱结构计算时,其起始高度将为+0.00,则柱计算高度短了。反之,若该一层非首层,而还存在地梁或者其他形式,那么该层高就可仅输入其结构层高即可。二、从建筑的角度出发:
若要从效果图来考虑,那就是APM的情况了。
当然你不该输入地面以下至基础的高度。砌体结构应是室外地面以下300-500mm.框架结构一般应算至基础顶.若埋深较大,可在0.000以下适当位置加设一道梁,底蹭层高算至此梁也可.有的时候基础土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还是考虑加地梁层的,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计算长度~
1.加地梁层,短柱加大截面,满足轴压比要求,但应注意:模型应设地下室,且注意层刚度比,实际一层柱根配筋应放大。
2.不加地梁层,拉梁下短柱处理成类似高杯口基础,计算模型柱底取拉梁顶,一层填充墙荷载在基础里按竖向力输入,不存在轴压比问题。
3.视具体情况确定,但建议8度及以上按方法2做。
注意点:
1,层高取基础顶面到正负零的高度;
2,地梁的断面尺寸取值类同于楼面梁,但在配筋时应考虑无楼板而要加强抗侧抗扭腰筋和箍筋;
3,因为地梁层的设置,你的底层就被pkpm认为是基础到正负零那一层了,而实际应理解为基础到二层楼面标高。在计算时显然没有放大正负零到二层楼面那段柱子内力和配筋。所以你还需另行取建模把地梁层删除,底层层高取正负零到二楼高度复算一遍,取框架柱的内力和配筋。这是新抗规的规定。
4,但是复算的模型毕竟和实际理论的嵌固端不同,所以在配筋上面应注重概念设计的加强。
5,以上是目前抗震审图意见统一的处理方法。
一、从结构计算的角度出发:
1、在首层建模时输入的高度首先就不是标准的建筑层高。
建模时输入的高度该是结构的高度。
通常我是以 建筑层高-4mm=结构层高 来取值,但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纳。
2、在建模时,一层的高度是否包含+0.00至基础顶标高的高度,关键是看你的结构模型想如何建立。
若该一层为首层,那就须包含其高度。若以框架柱为例,其柱该延至基础;若未包含其高度,那么在最终柱结构计算时,其起始高度将为+0.00,则柱计算高度短了。反之,若该一层非首层,而还存在地梁或者其他形式,那么该层高就可仅输入其结构层高即可。二、从建筑的角度出发:
若要从效果图来考虑,那就是APM的情况了。
当然你不该输入地面以下至基础的高度。砌体结构应是室外地面以下300-500mm.框架结构一般应算至基础顶.若埋深较大,可在0.000以下适当位置加设一道梁,底蹭层高算至此梁也可.有的时候基础土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还是考虑加地梁层的,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计算长度~
1.加地梁层,短柱加大截面,满足轴压比要求,但应注意:模型应设地下室,且注意层刚度比,实际一层柱根配筋应放大。
2.不加地梁层,拉梁下短柱处理成类似高杯口基础,计算模型柱底取拉梁顶,一层填充墙荷载在基础里按竖向力输入,不存在轴压比问题。
3.视具体情况确定,但建议8度及以上按方法2做。
注意点:
1,层高取基础顶面到正负零的高度;
2,地梁的断面尺寸取值类同于楼面梁,但在配筋时应考虑无楼板而要加强抗侧抗扭腰筋和箍筋;
3,因为地梁层的设置,你的底层就被pkpm认为是基础到正负零那一层了,而实际应理解为基础到二层楼面标高。在计算时显然没有放大正负零到二层楼面那段柱子内力和配筋。所以你还需另行取建模把地梁层删除,底层层高取正负零到二楼高度复算一遍,取框架柱的内力和配筋。这是新抗规的规定。
4,但是复算的模型毕竟和实际理论的嵌固端不同,所以在配筋上面应注重概念设计的加强。
5,以上是目前抗震审图意见统一的处理方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