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中 界 是边界还是世界的意思?
答案:7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9:56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3-19 09:39
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中 界 是边界还是世界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19 10:58
心经中“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共为十八界。
此“界”,含有差别、种类、种族之意。
一、十八界
指在人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
其所对应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亦称六境,为认识之对象);
感官(六根)与对境(六尘)和合,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此处名相有:六根、六境、六识。
六根和六境,合称十二入(或十二处)。
六根、六根、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合称十八界。
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皆是因缘和合故有,无生故空。由於尽摄一切法,又作十八持。
《俱舍论》分别界品:“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因此,所问之“界”,作为种族、种类之义。
二、界
梵语Dhātu,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
《大乘义章》第八末,十八界义十一门分别:“此之十八,经名为界,亦名为性。界别名界,性别名性。诸法性别,故名为界”。
因此,界有“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如上述《大乘义章》内容。
界有“因”之义,生他物之原因。《胜鬘宝窟》卷下之末:“法界藏者,彼说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金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
界有“种族”之义,法种族义,如上述《俱舍论》内容。
界有“持”之义,谓事物各维持自相。《俱舍论》分别界品:“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
依此种种定义,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七界、十界、十八界、三千大千世界…等。透过各式分类,来说明种种法界样态。
此“界”,含有差别、种类、种族之意。
一、十八界
指在人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
其所对应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亦称六境,为认识之对象);
感官(六根)与对境(六尘)和合,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此处名相有:六根、六境、六识。
六根和六境,合称十二入(或十二处)。
六根、六根、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合称十八界。
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皆是因缘和合故有,无生故空。由於尽摄一切法,又作十八持。
《俱舍论》分别界品:“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因此,所问之“界”,作为种族、种类之义。
二、界
梵语Dhātu,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
《大乘义章》第八末,十八界义十一门分别:“此之十八,经名为界,亦名为性。界别名界,性别名性。诸法性别,故名为界”。
因此,界有“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如上述《大乘义章》内容。
界有“因”之义,生他物之原因。《胜鬘宝窟》卷下之末:“法界藏者,彼说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金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
界有“种族”之义,法种族义,如上述《俱舍论》内容。
界有“持”之义,谓事物各维持自相。《俱舍论》分别界品:“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
依此种种定义,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七界、十界、十八界、三千大千世界…等。透过各式分类,来说明种种法界样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3-19 16:07
不是边界不是世界,是境界
- 2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19 15:47
是境界。
- 3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3-19 13:32
‘界’是痛苦的原因 六根(眼 耳 鼻 舌 身 意)本是清静的 要是被六尘(色 声 香 味 触 法)所染 就会出现种种妄想 分别心 还有执着
- 4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19 13:22
六根、六尘相触而生六识;根、尘、识合为十八界法;此十八界法,皆不脱成住坏空,是“生灭法”,以真心如来藏为本,诸缘和合而生,诸缘散去而灭。
十八界法,可由意识心分别了知,一界一界逐一观行;确认其“刹那生灭”“终归坏灭”,确认其虚妄性,时间长了,这种知见就会由“听闻”转为“实证”,乃至断除“我见”,确认此我,实为“无我”,本为虚妄。如是渐渐断除“我执”、“三缚结”。这是声闻乘的修法,也是三乘共道的修法。断我见的声闻初果人(须陀洹)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出离生死。
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是。
愿一切凡夫如是观行,早得解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十八界法,可由意识心分别了知,一界一界逐一观行;确认其“刹那生灭”“终归坏灭”,确认其虚妄性,时间长了,这种知见就会由“听闻”转为“实证”,乃至断除“我见”,确认此我,实为“无我”,本为虚妄。如是渐渐断除“我执”、“三缚结”。这是声闻乘的修法,也是三乘共道的修法。断我见的声闻初果人(须陀洹)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出离生死。
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是。
愿一切凡夫如是观行,早得解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5楼网友:鸠书
- 2021-03-19 12:14
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根,没有眼界,一直到无意识.
阿弥陀佛,善愿合十!
阿弥陀佛,善愿合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