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编者按: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更替无不与人才息息相关,充分合理地选拔人才是统治者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有效策略。作为清朝统治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后金的建立者)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也正是这一点,努尔哈赤稳定了政权,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国,也为后来清朝的建立和人关打下了基础。)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令诸臣勿得隐匿有宜大汗之政的贤者,多次申明“择贤而识者任之。”《内阁藏本满文老档》中记载努尔哈赤曾言:“为国之道,以何为贵?在于谋事公信、法度严明也。其弃良谋、慢法度之人,无益于此道,乃国家之鬼崇也。我之所言,岂能尽是,倘有不当,勿顾情面。众人之见识,尔诸子及众大臣当直陈之。”在众贝勒的上谕中他进而阐释:“凡贝勒以忠诚事君,奏对之间,无有大于尽言规谏者,贝勒既尽规谏,非忠直之人也。进谏者,凡应奏之言,有闻即以入告,则治道有不裨益者乎!”
——摘编自《内阁藏本满文老档》
材料二 《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努尔哈赤明确要求,“凡人处世之道,公忠体国,以公为贵。……为君者,能以至公乏心,克勤于国,俾其安辑,则天锡丕基,能永享矣。”“人能常怀远虑,容受直言,以公忠之心,勤劬效力,以事其上。则卑者可尊,疏者可密”。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努尔哈赤对众大臣说:“尔诸大臣,勿日缘何舍亲而举疏,勿论家世,视其心术宽大则荐之,不拘血统,视其才德而举之为臣。凡为治政,其有一技之长者何处有之,倘有堪以辅政者,亦可荐之。”正所谓:“有善于征战者,即宜用以征战,不可私事驱使。若机密之地,必择谨慎端方者处之;辞命之任,必择言论敏达者委之。凡有任使,俱因人酌用可耳,皆随才器使。”“凡有贤才、可任国政者,任贤使能,知之,勿隐。国务殷繁,必得贤才众多,量能授职。一偿治国之兵,经理乏才,何以济事。故勇能攻战者,宜令治军;才优经济者,宜令治国”。
——摘编自《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努尔哈赤的人才观和用人策略、用人原则。(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努尔哈赤用人策略的作用。(7分)重用敢于谏言者,要求贝勒、大臣敢言直谏,彰显了努尔哈赤重视人才、集众人之思的观念;重视人才的素质,多次申明公忠体国的重视性;用人“不拘门第”、“不分亲疏”,唯才是举;在选用人才时要求“量能授职”、“随才器使”、 “任贤使能”。 (8分)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编者按: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更替无不与人才息息相关,充分合理地选拔人才是统治者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有效策略。作为清朝统治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后金的建立者)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10:02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2-24 11:1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24 11:45
(答案→)重用敢于谏言者,要求贝勒、大臣敢言直谏,彰显了努尔哈赤重视人才、集众人之思的观念;重视人才的素质,多次申明公忠体国的重视性;用人“不拘门第”、“不分亲疏”,唯才是举;在选用人才时要求“量能授职”、“随才器使”、 “任贤使能”。 (8分) 解析:(1)第一问,此问可以依据材料内容翻译归纳。材料中的“多次申明“择贤而识者任之。”表明他求贤的作法。材料中的“勿顾情面。众人之见识,尔诸子及众大臣当直陈之”表明他希望大臣能直谏,材料中的“凡贝勒以忠诚事君,奏对之间,无有大于尽言规谏者,贝勒既尽规谏,非忠直之人也。进谏者,凡应奏之言,有闻即以入告,则治道有不裨益者乎”表明他注重人才的素质。(2)第二问,从材料中的努尔哈赤求贤的标准可得出他用人的作用。也可以从他求贤的目的上与效果上来归纳。用贤人没门第之别,可以扩大了经济基础,贤人治国国家的昌盛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回答这问题时可以从国家发展的方面考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2-24 12:17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