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贤人或统治者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史实
中国古代贤人或统治者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史实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0:22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1-27 09:0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27 09:47
★中国古代贤人或统治者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史实
1、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整理文化遗产和创办私学方面是功垂千秋的.孔丘在曲阜杏坛讲学,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孔丘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教育,以六经为教科书;诗——文学课,书——政治课,易——数学课,礼——道德伦理课,乐——音乐艺术美学课,春秋——历史课.孔丘教学态度认真,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卷”,并创造了一套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如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诱导,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等等.所以,从办私学教育时间之长久,从事私学活动精力之集中、私学教育经验之丰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来说,是其他任何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2、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后逐渐增至3000人,质帝时太学生增至3万余人.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
3、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即设立国子寺,后改名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太祖朱元璋
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边防区卫学,乡村设立社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习明代学校的规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