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谁知道哪有<圆明园>的影评????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5 01:38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4-24 22:1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4-24 23:02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昨晚,独自看了大型记录片〈圆明园〉,数字技术让这座我熟悉的废墟园林活了过来,精美绝妙、美仑美焕、叹为观止。
圆明园,这个词汇的音节从唇齿间吐出来时,我会有丝丝幸福的感觉,这个词汇牵引着的都是那么美好的记忆。
对于圆明园最初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印象比较深的是上初中时与叔叔、婶婶骑车去玩,那是一个美丽的秋日,阳光灿烂,天像高原的那么湛蓝,大水法和相关建筑废墟似乎被镀上一层金光,或许那时生命正被青春镀上一层金光?我们在大水法旁边的银杏树林、白桦林拍摄了许多照片。
上高中时,与最好的高中同学骑车从北京城东穿城骑到西北角的圆明园,那时是不收费的。记得我们在福海划船,我的船桨挑上一条大鱼到船上,我们俩哈哈大笑,开心极了。我们还考察了刘和珍君的墓地。一片荒草丛中,不远处居住着人家。
上大学后,去圆明园就更频繁了,因为圆明园几乎是我所在学校的后花园。记得刚开学时,圆明园夜晚举办大型游园会,为了逃票,我们溜到西侧的小门,巧遇国旗班的帅哥和家属们,跟着混进去了。
大学四年,去圆明园次数就更多了,那里是恋爱的季节中最好的漫步场所。
工作后,去的次数就少多了,大概这十年中也就去了两、三次吧!后来,那里建造了许多新建筑,门票也越来越贵,多久不去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也有五年了吧?
絮絮叨叨地写下这些个人体验,是因为我对那里的荒凉已经熟悉,甚至颇为欣赏。但是从未想象过当初它辉煌的样子,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正如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在她饱经沧桑的皱纹里,无从想象她年轻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风采一样。二十多年前看刘晓庆主演的〈火烧圆明园〉,也没有把电影中的场面和现实的废墟联结起来。
昨天晚上,〈圆明园〉让我看到了老妇人年轻时的风华绝代,受到很强烈的震撼。
这部片子以意大利人朗世宁的角度开始叙述,他是意大利传教士,到中国后希望康熙皇帝欣赏他的西洋油画手法,为了讨好皇上,他画了康熙的一个孙子,结果皇上看到后说:“这幅画中只是一个小孩,没有什么意境。”朗世宁花费了7年的时间,学习到中国绘画手法,开始了他为熙、雍、乾三朝服务50年的御用画师生涯。
圆明园在康熙生前是以畅春园为主体的帝王离宫。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紫禁城极不适合居住,康熙在因多湖而号称海淀的北京西北角修建了畅春园。在皇四子胤祯的精心安排下,康熙在畅春园西侧,圆明园前身的一个花园里,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他对弘历的聪慧大为欣赏,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帝位归属问题。
因为这个情结,雍正、乾隆登基后,都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尤其是乾隆期间,当时帝国的财富占据全球1/3,人口也占1/3,乾隆自视天朝大国,是全世界人效仿的榜样。他听说法国国王的凡尔赛宫有大水法,就命令朗世宁在整个园林的东部修建一座西洋园林,就要有大水法。
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园林修好了,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乾隆将这个园子送给了在平定准葛尔叛乱中极为有功的部落首领女儿香妃。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最后不过是帝国皇帝给自己的一个女人的礼物而已。
整部片子中多处使用了数码技术,还原了圆明园盛况时的原貌。
最后关于焚毁圆明园一段,影片也用了理性和客观的分析,不同以往的激愤。
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我痛惜这座园林的被毁灭。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座园林是中国2000年封建思想的集大成者,反映封建皇帝力图作为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搜罗全国的奇珍异宝,珍贵字画,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穷全国之力图一己之私欲,这座园林穷奢极欲是有违天地和谐的,也许命中注定它的毁灭?
在网上读到“爱琴海的家”博客中这样一段话:正如诗人保罗?瓦莱里吟过那样:“我们这些文明,如今皆知,都要消亡。”我们能接受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接受圆明园的毁灭。万事有始有终,是真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昨晚,独自看了大型记录片〈圆明园〉,数字技术让这座我熟悉的废墟园林活了过来,精美绝妙、美仑美焕、叹为观止。
圆明园,这个词汇的音节从唇齿间吐出来时,我会有丝丝幸福的感觉,这个词汇牵引着的都是那么美好的记忆。
对于圆明园最初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印象比较深的是上初中时与叔叔、婶婶骑车去玩,那是一个美丽的秋日,阳光灿烂,天像高原的那么湛蓝,大水法和相关建筑废墟似乎被镀上一层金光,或许那时生命正被青春镀上一层金光?我们在大水法旁边的银杏树林、白桦林拍摄了许多照片。
上高中时,与最好的高中同学骑车从北京城东穿城骑到西北角的圆明园,那时是不收费的。记得我们在福海划船,我的船桨挑上一条大鱼到船上,我们俩哈哈大笑,开心极了。我们还考察了刘和珍君的墓地。一片荒草丛中,不远处居住着人家。
上大学后,去圆明园就更频繁了,因为圆明园几乎是我所在学校的后花园。记得刚开学时,圆明园夜晚举办大型游园会,为了逃票,我们溜到西侧的小门,巧遇国旗班的帅哥和家属们,跟着混进去了。
大学四年,去圆明园次数就更多了,那里是恋爱的季节中最好的漫步场所。
工作后,去的次数就少多了,大概这十年中也就去了两、三次吧!后来,那里建造了许多新建筑,门票也越来越贵,多久不去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也有五年了吧?
絮絮叨叨地写下这些个人体验,是因为我对那里的荒凉已经熟悉,甚至颇为欣赏。但是从未想象过当初它辉煌的样子,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正如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在她饱经沧桑的皱纹里,无从想象她年轻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风采一样。二十多年前看刘晓庆主演的〈火烧圆明园〉,也没有把电影中的场面和现实的废墟联结起来。
昨天晚上,〈圆明园〉让我看到了老妇人年轻时的风华绝代,受到很强烈的震撼。
这部片子以意大利人朗世宁的角度开始叙述,他是意大利传教士,到中国后希望康熙皇帝欣赏他的西洋油画手法,为了讨好皇上,他画了康熙的一个孙子,结果皇上看到后说:“这幅画中只是一个小孩,没有什么意境。”朗世宁花费了7年的时间,学习到中国绘画手法,开始了他为熙、雍、乾三朝服务50年的御用画师生涯。
圆明园在康熙生前是以畅春园为主体的帝王离宫。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紫禁城极不适合居住,康熙在因多湖而号称海淀的北京西北角修建了畅春园。在皇四子胤祯的精心安排下,康熙在畅春园西侧,圆明园前身的一个花园里,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他对弘历的聪慧大为欣赏,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帝位归属问题。
因为这个情结,雍正、乾隆登基后,都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尤其是乾隆期间,当时帝国的财富占据全球1/3,人口也占1/3,乾隆自视天朝大国,是全世界人效仿的榜样。他听说法国国王的凡尔赛宫有大水法,就命令朗世宁在整个园林的东部修建一座西洋园林,就要有大水法。
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园林修好了,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乾隆将这个园子送给了在平定准葛尔叛乱中极为有功的部落首领女儿香妃。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最后不过是帝国皇帝给自己的一个女人的礼物而已。
整部片子中多处使用了数码技术,还原了圆明园盛况时的原貌。
最后关于焚毁圆明园一段,影片也用了理性和客观的分析,不同以往的激愤。
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我痛惜这座园林的被毁灭。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座园林是中国2000年封建思想的集大成者,反映封建皇帝力图作为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搜罗全国的奇珍异宝,珍贵字画,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穷全国之力图一己之私欲,这座园林穷奢极欲是有违天地和谐的,也许命中注定它的毁灭?
在网上读到“爱琴海的家”博客中这样一段话:正如诗人保罗?瓦莱里吟过那样:“我们这些文明,如今皆知,都要消亡。”我们能接受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接受圆明园的毁灭。万事有始有终,是真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