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到有些东西,会让我想到以前的事情,但是却只是一晃而过,在怎么想也想不出呢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7-20 10:0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7-20 10:16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有一种偶然而生的感觉,觉得我们所说所做的是很久以前所说所做的事情,觉得我们很久以前曾被同样的面孔,同样的事物,同样的环境围绕,觉得我们很清楚再往下去要说些什么,仿佛我们突然记起这一切一样,我一生中,再也没有比他说那番话之前对这种神秘现象感受得更为深刻的了。”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有这样三种经历: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总而言之,这3种感觉在心里学上统称为“既视感”(Déjà vu,法语,意思为“曾经看过”),据统计,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次既视感。法国生理学家艾米利·波拉克(Emile Bolirac)在1867年的著作《精神科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Psychic Sciences)中第一次定义了这种现象,并且将其命名为“既视感”。
这样的三种感觉,你有过么?
根据目前心理学届的定义,既视感包括了我上面所述的三种类型,目前绝大部分人都只经历过其中的一种或二种,只有极少数的人三种情况均经历过。
1. 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copy.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A被你遗忘,然后突然想起来那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你恢复了什么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2. 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所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场景或者环境或者动作,而是某种感觉,而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都会有一种“久别”这种感觉的经历,所以带给你的首先是惊讶,然后才是这种感觉所能带给你的影响。
3. 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陌生的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却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细节了如指掌,仿佛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
So, the question is,Where is the déjà vu come from?有一点可以首先确定,那就是,当你觉得某个事情发生之前,大脑里面已经有了这个事件的相关记录,无论它是不是确实发生过,并且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这就好像你复制一个同名文件到一个文件夹目录下,系统会提示你这个文件已经存在,是否覆盖一样,无论这个文件是你以前自己创建的或者是来源于其他途径,它确实存在于你的大脑硬盘之上了。
好了,这样一来形成既视感的条件就有了:第一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摄取外界信息,将其输入电脑;第二步,大脑在记忆库里搜索这些信息,如果记忆库里面有这些信息,那么新来的信息就会被定义为“似曾相识”,所以,既视感并非错觉或者幻觉,它确实是你记忆库里面应该存在的东西。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或者说主观上认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记忆库里面就不应该有这些的,对吧?那为什么又会有既视感的存在呢?
一,梦境的碎片
很多人感觉到,他们的既视感有点像是以前某个梦境的碎片,尤其是一个人第一次产生既视感这种感觉时,和做梦的感觉非常的相似,就好像回忆起以前一个时间久远被遗忘的梦,这样的解释也许有一点点道理,但是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以前会做一个与未来场景有关的梦呢?很多的细节都被一一重现,如此吻合的梦,是无法用概率来解释的,而且梦重复的一般是你经历过的场景,他不能够预示未来,你也不会梦见你从未见过的素材,事实上,你从来没有做过也不可能做过这样的梦。
二,宗教,超自然的神谕
所谓神谕,可以说就是这样一种既视感,通过一些超自然地力量,把“未来的记忆资料”灌输到大脑中,而所谓先知的人,就是可以自由调用这些资料的人,并非是先知经历了未来,而是未来的资料如同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好像让人经历了未来。
三,最着调的解释:大脑传输延迟
根据脑神经专家做出的“传输延迟论”,是解释既视感的主要理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信息放入大脑的不是别人也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因为你的既视感所感受到的事件,很可能就发生在0.1秒以前。
从大脑结构来看,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颞叶部是一个资料汇总中心,它会排列我们获得信息的时间顺序,当某个器官(如眼睛)摄取到信息后,信息通过两条神经线路发送到颞叶部。其中一条为直达路线,另外一条要经过右脑,虽然负责传播这些信息的神经脉冲速度并不算太快(最多也就是120m/s),但因为我们的脑袋也就几十个厘米,所以在这么短的路程中,两条线路的信号会几乎在同时到达—这是正常情况。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比方说你没吃早饭,没睡午觉,通宵熬夜,等等导致注意力分散,精神高度疲惫,大脑处于混乱的情况下,绕经右脑的那条线路就发生了迟滞,在这小小的传输误差中,直线传播的信号已经到达颞叶部,并且被大脑处理整合放入了记忆库,这是,途径右脑的信号到达了,因此就会被认为是发生过了的事情,从而产生了既视感。
四,心理学家的解释
和脑神经专家的观点一致,心里学家也认为大脑记忆库里面的信息来自于我们本人,不过他们不认为是神经传输造成的,只是你无意识间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实际上并不知情。就如同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副油画,简单的说,主观上你不认为你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当你再次注意到这幅画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告诉你,你已经看过这幅画了,所以,既视感产生了。
五,物理学的多元宇宙,时间旅行
多元宇宙是最普遍的物理学说法,在这种理论中,你通过某种方式跃迁到了你所不曾经历过某个事件A一个宇宙B当中,但是你任然带着宇宙A的经历,当时间A发生在宇宙B中,你就会有关于这个事件A的记忆,于是,既视感又产生了。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你拼命地想找到某样东西,并且这样东西在你的记忆中确实存在于一个确定的地方,但它就是不见踪影,你七上八下,翻箱倒柜以后却发现这个东西老老实实地呆在那个确定的地方,物理学家们把这个叫做物品的短暂地进入了别的时空,同样的,既视感的产生就是人进入了不同的多元宇宙而已。
六,结语
对于既视感,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未视感”(jamais vu,法语,未曾相识),松鼠会前一阵子的文章“字为什么变的陌生了”就是未视感的一个经典例子,未视感其实也从反面证实了“传输延迟论”的科学性,其实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既视感就是文件放错了地方,而未视感则是文件被暂时删除无法找到了。所以,对于既视感最为科学的解释,还是“传输延迟论”最为恰当。
本文参考了印象2008.05上Bigfrank的似曾相识,感谢原作者。
《参考消息》科技版面关于既视感的科学解释:
既视感(Deja vu),指对于未曾体验的事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每个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既视感的体验:在某个时刻,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言行和他人的言行似曾相识或觉得和经历过的完全一样,甚至可以“预感”到下一时刻某人会说什么话或做出什么动作。然而这种感觉不会维持很久,在产生既视感后过了一会儿或者就在下一瞬间,眼前的景象就会和记忆中大相径庭,之后一切归于正常。据我个人仔细体会,即便多次体验过既视感,每次这种感觉维持的时间也不一样,少则瞬间,多则几秒。
对既视感有很多种说法,前生的记忆、二次反射、半脑活动超前于另半脑、时空交错……其中不乏科学理论,更有旁门左道。但无论如何,对于这种奇妙的感觉,至今尚未有定论。
《梦的解析》对人有时候作噩梦做出解释,认为人做梦时有两种机制在起作用。简而言之,第一个机制是愿望的达成,第二个机制是阻止愿望达成,而对梦加以“改装”,将愿望在梦中以扭曲或相反地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产生了噩梦。
一、意识二元论
世界因人意识的存在而存在,人的意识创造了世界。然而,这就有两种可能:一、对于我来说,除了我的意识以外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体、你们这些读者以及整个宇宙都是我的意识创造出来的,我的意识如果消失,世界也就随之消失;二,每个人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意识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但这些世界重合到一起,成为我们共同的世界。通俗地讲,是一个人做梦还是大家一起在做梦呢?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清楚,但这并不会根本上影响我构想出的意识二元论,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人的意识一分为二。(不排斥其他理论的划分方法,其它理论涉及的诸意识可能都归属于我划分的第一种意识)
1,认知意识。既正在阅读并理解这篇文章的意识,也就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意识。换句话说,认知意识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意识,比如说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这种意识就是认知意识。
2,造物意识。既创造世界的意识,这个意识不能为我们所察觉,更不会为我们所左右。
下面就循序渐进地说明意识创造世界并认识世界的原理:
我们把当下(现在)的时刻称为时刻A。在时刻A,我们的意识活动正在进行,也许正通过各种感官接收外界信息,也许在思考。我们把时刻A的下一时刻成为时刻B。由于一段时间由无数瞬间组成,一个瞬间的前后就是两个时刻,因此时刻A和时刻B相差一个瞬间。依次类推,把时刻B的下一时刻成为时刻C。时刻A、B、C将作为描述下述原理的时间标志。
在当下,也就是现在,我们的认知意识达到时刻A,与此同时,造物意识达到时刻B。时刻AB之间瞬间的世界是在上一个瞬间,由造物意识创造出来的。认知意识从时刻A达到时刻B的这个瞬间,就是认识这一瞬间的世界的过程,就在这个瞬间,造物意识并没有暂停,而是创造出下一瞬间的世界,之后达到时刻C。总的来看,经过一个瞬间,认知意识由时刻A达到时刻B,造物意识由时刻B达到时刻C。这个过程会一直保持下去,即造物意识总是先于认知意识创造出瞬间的世界,在被认知意识所认识的同时创造出下一瞬间的世界。
现举一例。我阅读一本书,当我看到书中某个字的时候,下一个瞬间我将要看到的文字已经被造物意识创造出来了。在我看到这部分刚被创造出来的文字同时,造物意识就在马不停蹄地创造再下一瞬间我将要看到的文字了。无论我看书的速度有多快,造物意识总能创造出下一个瞬间我将看到的文字。所以表面上,书上的文字是客观存在的,我看书是在看已经存在的文字,然而实际上这些文字是在我不经意间,由我的造物意识不停地创造出来的。
虽然造物意识创造出来的世界全部被认知意识认识到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种种原因,某些记忆会被遗忘。至于这种遗忘是否是永久的,用某种手段(比如催眠术)能否唤醒记忆之类,在本文最后一节里会加以阐述。
值得强调的是,造物意识超前的瞬间非常微小,只表示一个先创造后认识的关系,而不能用具体的时间长短来表达。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认知意识和造物意识是同步的。
至此,我们可以对这个意识二元模型简单描述如下:人的意识可分为认知与造物二元。造物总是先于认知创造出瞬间的世界,在被认知所认识的同时创造出下一瞬间的世界。造物与认知这二元不停前进,保持同步。
二、应用——对既视感产生的解释
按照第一节介绍的模型,我们认识世界是由认知意识完成的,认知意识由三个要素组成,在切入正题前,先介绍一下这三要素:
1,体验。顾名思义,就是意识在体验新事物的状态。比如在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谈话、在观赏电影、在欣赏音乐等等。
2,回忆。在体验的同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检索我们的记忆,回忆以往的体验。
3,比较。在回忆的同时,我们会把正在进行的体验和记忆中以往的体验进行比较。
这三个要素是同时进行的。正常情况下,我们体验到新事物,在回忆过程中找不到高度相似的体验,比较的结果就是“没有似曾相识的经历”,也就不会产生既视感。
现在,我们切入正题——既视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将上面正常的认知过程逆转,我们便不难发现既视感产生的充要条件:
产生了既视感
〈=〉比较的结果是“有似曾相识的经历”
〈=〉在回忆过程中找到了高度相似的体验
由于体验和回忆互不影响,因而至此推导完毕,既视感产生的唯一因素浮出水面,它就是回忆这一要素。
对整体的划分是为了分析问题,第一节中我将意识一分为二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认知和造物这二元不能割裂开来。若满足一定条件,认知意识三要素会发生变化,使二者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我把这种联系称为交融。三要素的变化方式有多种,导致既视感产生的变化是其中的一种,称为A类交融。
在A类交融状态下,只有回忆要素发生变化,回忆的范围得到最低限度的扩展。认知意识仍然负责在“认知意识的记忆”里回忆,而造物意识可以在“新创造的世界”里进行回忆——即造物意识拥有了回忆这一要素,其范围为和认知意识的体验相平行的新创造的世界。
认知意识体验的世界正是由造物意识刚创造出来的,将该体验和刚创造出来的世界相比较,自然会得到“有似曾相似的经历”这一结论,既视感就在此时产生了!
特别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没有将扩展的回忆范围划归认知意识的体验(即图中红虚线),是因为如果能够回忆正在进行的体验,则这种意识活动无论既视感产生与否都可以进行,因而会得出荒谬的结论——我们任何时候的体验都会产生既视感。
至此,既视感的产生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三、总结与假说
由意识二元模型和交融模型共同构成的意识二元论,具有一定的自洽性,并能够解释既视感的产生。
假说1:B类交融——催眠。B类交融状态下,仍只有回忆要素发生变化,但扩展的回忆范围是“造物意识的世界”,即为图3蓝虚线前的那段黑线。排除催眠的其他效应,B类交融可以解释在催眠状态下能够唤醒“沉睡的记忆”。其实这“记忆”是“造物意识的世界”,在完整无缺的世界里,自然可以回想起一切。
假说2:C类交融——绝对主宰。一个极端情况是,认知意识的三要素完全由造物意识获得。以造物意识来体验,在“造物意识的世界”里回忆……也许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彻底摆脱不能察觉地创造而后认识的被动性,从而主动地创造世界
作过的梦而已,只不过你忘记了。
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8月12日文章:对似曾相识的解释(作者 迈克尔·勒莫尼克)
这是一种怪异的感觉,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经历过:你走进一间屋子或是和别人交谈,突然间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你觉得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或是有过这样的谈话,即使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心理学家把这个叫做“曾经相识”(博主注),尽管人们普遍都有这种经历,但一直没有人能够解释其中缘由。
类似于错觉
现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皮克韦尔学习和记忆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或许能为我们揭开这一神秘现象的面纱。研究员托马斯~麦克修和同事们在小白鼠的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特定的记忆线路,可能就是产生这种奇怪感觉的原因所在。研究显示,“似曾相识”是一种基于大脑记忆类似错觉的感觉。迄今为止,神经学家已经认识到,我们的记忆是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包括长期和短期记忆以及对系列事件的记忆,记忆是基于现实的,其形成牵扯到大脑中的不同部位。尽管如此,麦克修在《科学》周刊网站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还是给这一神秘现象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线索。
麦克修和他的研究小组试图弄清楚大脑中海马状突起——即大脑中新记忆生成区域的神经网络。神经学家认为,记忆其实是由众多脑细胞构成的,脑细胞之间通过极强的化学反应相联系,要想唤醒记忆需要定位和刺激某组脑细胞。对大脑来说,清楚记忆之间有相似性这一点很重要,例如,树梅酸酸甜甜的口感和草莓差不多。然而,能够分清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记忆也很重要,例如食用某种红色浆果会让人反胃。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模组分离”。
小白鼠实验
麦克修的一位资深同事、免疫遗传学诺贝尔奖得主利根川进多年前就发现了所谓“模组分离”的相关机制。这一机制能够让你通过某个提示而找回全部记忆,例如你会对一个看着眼熟的人说:“我们是不是原来在一个学校上学啊?”从而回忆起和他在一起上学的点滴,利根川进和麦克修认为,他们能够找出负责控制“模组分离”的特定基因。
他们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制造出了缺乏该重要基因的小白鼠,并加以试验以证明他们的学说。首先,他们把小白鼠放到地面有轻微震动的盒子里,小白鼠为了稳定重心会一动不动。然后,他们又将小白鼠放到没有震动的相似的盒子里,而换了地方的小白鼠还是会一动不动。直到很长时间之后它们才能够分辨出两个盒子的不同。但正常的小白鼠却能很快分辨出两者的不同。
新体验和旧记忆混同
研究人员认为,这也是人们会产生“似曾相识”感觉的原因所在。我们大脑中的“模组分离”这条线路有时会失灵,这样一来,新体验和旧记忆似乎就成了完全相同的了。利根川进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现象并不常见”,但有趣的是,一些癫痫病人却总是会有这种感觉。“癫痫发作是包括海马状突起在内的大脑颞叶中的神经元异常放电”,会扰乱大脑线路。
正常人一般觉得“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些怪异,但癫痫病人通常不会觉得奇怪。两者的区别也证明了利根川进和麦克修的理论。利根川进说:“我们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奇怪的感觉,是因为大脑两个部分发生了冲突,新大脑皮层告诉你,之前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形,而海马状突起却告诉你曾经遇到过。”
对海马状突起的更充分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研制出加强大脑中“模组识别”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帮助人们忘却那些由熟悉的情景所引发的可怕回忆。当然,如果过了头,可能会产生相反的错觉:旧事如新,就是对已有的记忆产生怀疑,即使你知道某些事情曾经发生过。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7-20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