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12:23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3-22 21:28
七月流火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22 22:26
七月流火:出自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释义
“七月流火”,这里的七月是指周历的七月,也就是夏历的八月,等于同农历八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1]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七月”:指农历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是通假字,同 毁huǐ,是大火星的名字星名是“心宿二”,即天蝎座α。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每年农历五月黄昏时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农历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时暑热开始减退,“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故称“流火”。即天气转凉的意思。 [2]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即天蝎座α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之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在气象预报还不完善的古代,人们往往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进行观察来确定农时,指导生产。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曾写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甚至当时的朝廷还专门设置了 “火正”之职,负责观测“大火”星的位置,用以确定农时节令。通过常年的观察,古人发现“七月流火”之时,也就是当“大火”星逐渐向西方流动、下坠的时节,天气就会开始渐渐转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里所描写的“七月流火”的情景,如今则要到农历八月底才能观察到。总而言之,“七月流火”乃是天气开始变凉的信号。如果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其实是犯了望文生义、南辕北辙的错误。[1]另外,中国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制定过历法,称火历纪时。同时也表示,事情已经过了鼎盛时期,渐渐衰退的意思。
第一种见解
是指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前句是引子,天气渐渐凉了。后句是落脚,该缝制寒衣了。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八、九月才行。另《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说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这种解释见于汉朝人郑玄所做的《毛诗传笺》和唐朝人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当代有人据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译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妇女制寒衣”。[3]
第二种见解
《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因为《诗经》则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夏历七月可能非常炎热[4],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其创作者是否知道“大火星”这一说也未可知,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也未必是“天气转凉”,反而可能是“天气炎热”[5]。3现代误解
夏季时节,骄阳似火,暑气炎炎,空气中仿佛流动这一团火。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尽管有人对《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提出质疑,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余下全文>>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释义
“七月流火”,这里的七月是指周历的七月,也就是夏历的八月,等于同农历八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1]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七月”:指农历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是通假字,同 毁huǐ,是大火星的名字星名是“心宿二”,即天蝎座α。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每年农历五月黄昏时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农历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时暑热开始减退,“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故称“流火”。即天气转凉的意思。 [2]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即天蝎座α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之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在气象预报还不完善的古代,人们往往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进行观察来确定农时,指导生产。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曾写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甚至当时的朝廷还专门设置了 “火正”之职,负责观测“大火”星的位置,用以确定农时节令。通过常年的观察,古人发现“七月流火”之时,也就是当“大火”星逐渐向西方流动、下坠的时节,天气就会开始渐渐转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里所描写的“七月流火”的情景,如今则要到农历八月底才能观察到。总而言之,“七月流火”乃是天气开始变凉的信号。如果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其实是犯了望文生义、南辕北辙的错误。[1]另外,中国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制定过历法,称火历纪时。同时也表示,事情已经过了鼎盛时期,渐渐衰退的意思。
第一种见解
是指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前句是引子,天气渐渐凉了。后句是落脚,该缝制寒衣了。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八、九月才行。另《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说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这种解释见于汉朝人郑玄所做的《毛诗传笺》和唐朝人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当代有人据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译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妇女制寒衣”。[3]
第二种见解
《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因为《诗经》则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夏历七月可能非常炎热[4],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其创作者是否知道“大火星”这一说也未可知,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也未必是“天气转凉”,反而可能是“天气炎热”[5]。3现代误解
夏季时节,骄阳似火,暑气炎炎,空气中仿佛流动这一团火。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尽管有人对《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提出质疑,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