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全解)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2:45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3-25 12:32
春(全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3-25 13:30
一.基础知识
(一)生字词语
1.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2.朗润:明朗润泽.
3.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赶热闹”的意思.
4.卖弄(mài nō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5.酝酿(yùn niàng):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6.黄晕(yùn):黄色的光圈.
7.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8.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9.抖擞(sǒu):振作.
10.应和(yìng hè):相呼应.
11.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黑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突出.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12.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3.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娥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14.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课文解读
1.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盼春.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2—7段)绘春.描绘了五幅画面.
①春草图: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
②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 这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
③春风图:描绘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④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
⑤迎春图:写人勤春早.
第三部分(8—10段)赞(颂)春.运用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新生,娇美和活力.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既是对五幅画面含义的概括,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2.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3.写作借鉴:
①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依次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②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③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句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④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三.精彩欣赏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欣赏:第1句运用拟人方法先总体勾勒,写出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然后分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形容,写出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形容,表现了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睡醒”的情态用“红”形容,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春景创设广阔的背景。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欣赏:第1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2句从“面”上描绘,由远及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3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4句用风的“轻悄悄”衬托草的“绵软软”,从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欣赏:着力写“树上”三种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争”字写活了。然后用“赶趟儿”写花朵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写花色艳;写花味甜,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的秋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欣赏:第1句写“花”下蜂闹蝶舞,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的景象。第2句写出野花的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
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欣赏:第1句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二句“可别恼”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笼”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6“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欣赏:由“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联想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作者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7.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欣赏: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赞美了春天的新生,娇美,活力。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同时这个结尾概括了五幅春景图的含义,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四.学习心得
①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百花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和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发向上。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首春的赞歌。
②这篇散文多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一体的春天形象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幅长卷风景画,而且这幅画是活动的,鲜灵的。同时,本文构思新颖精巧,不落窠臼,创造了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壁的艺术境界。
③这篇散文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④这篇散文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⑤这篇散文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一)生字词语
1.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2.朗润:明朗润泽.
3.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赶热闹”的意思.
4.卖弄(mài nō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5.酝酿(yùn niàng):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6.黄晕(yùn):黄色的光圈.
7.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8.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9.抖擞(sǒu):振作.
10.应和(yìng hè):相呼应.
11.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黑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突出.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12.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3.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娥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14.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课文解读
1.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盼春.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2—7段)绘春.描绘了五幅画面.
①春草图: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
②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 这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
③春风图:描绘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④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
⑤迎春图:写人勤春早.
第三部分(8—10段)赞(颂)春.运用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新生,娇美和活力.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既是对五幅画面含义的概括,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2.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3.写作借鉴:
①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依次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②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③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句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④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三.精彩欣赏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欣赏:第1句运用拟人方法先总体勾勒,写出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然后分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形容,写出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形容,表现了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睡醒”的情态用“红”形容,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春景创设广阔的背景。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欣赏:第1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2句从“面”上描绘,由远及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3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4句用风的“轻悄悄”衬托草的“绵软软”,从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欣赏:着力写“树上”三种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争”字写活了。然后用“赶趟儿”写花朵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写花色艳;写花味甜,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的秋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欣赏:第1句写“花”下蜂闹蝶舞,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的景象。第2句写出野花的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
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欣赏:第1句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二句“可别恼”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笼”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6“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欣赏:由“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联想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作者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7.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欣赏: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赞美了春天的新生,娇美,活力。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同时这个结尾概括了五幅春景图的含义,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四.学习心得
①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百花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和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发向上。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首春的赞歌。
②这篇散文多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一体的春天形象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幅长卷风景画,而且这幅画是活动的,鲜灵的。同时,本文构思新颖精巧,不落窠臼,创造了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壁的艺术境界。
③这篇散文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④这篇散文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⑤这篇散文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