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一个现代人?依周作人的说法,在中国,“讲人的意义,从...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8:41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4-11 16:0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怎样才算一个现代人?依周作人的说法,在中国,“讲人的意义,从新要发见人”,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才真正开始的。那时候人们怎么讲人的意义呢?不妨来看两篇当时最有影响的文章。 一是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它这样归纳易卜生对“人”的要求:“他主张个人须发达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随后引出那一段脍炙人口的宣言:“你要想有益于社会,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的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你自己。”现代的“人”被解释为“个人”,对人的“发见”,也被具体化为个人对社会的新的关系的“发见”,胡适从头到尾,都是把他对“人”的看法,放在“个人如何面对社会”的论述框架中来展开的。 二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它先列出“人”的定义:“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二)从动物‘进化’。……这两个要点,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统一。”接着引申道:“而这灵肉一致,便是我们所谓的人类正当的生活所致。所谓从动物进化的人,也便是指这灵肉一致的人。”这似乎是开辟出了一片与《易卜生主义》完全不同的视野,它呈现的是人自身不同侧面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是,周作人并没有顺着灵肉一致的思路往下讲,他话头一转:“这样的‘人’的理想生活,应该怎样呢?首先便是改良人类的关系。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所以须营造一种利己继而利他,利他便是利己的生活”,又折入胡适的《易卜生主义》的视野了。由此往下,一路都是讲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最后以耶酥“爱邻如己”的训诫结束了对人道主义的阐发,文章开头拓出的那一片新的视野,随之缩小到几近于无。 在这里,关于胡适的“发达自己的天才性”,我没有意见,我只想指出一点,胡适们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强调,虽然切合时势的需要,可一旦成为“发见人”的主导方向、出现“我如何挣脱社会束缚”这一问题,并因此遮没了人们思考“人的意义”时候的大部分视野,那就会造成极大的限制。人的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譬如灵与肉的关系,人的各种社会需求——政治、经济、审美、爱情等——之间的关系,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人的身心常态与非常态的关系,以及其它许多方面,都会被排除在对“人”的思考之外。当然,这些方面并不能完全自外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但也决不能等同于这种关系,倘若你只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去把握人,那就很难避免狭隘和武断。 从文章来看,作者对“人的意义”这一问题所持的看法是( ) A.关注现代人的独立意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B.关注人的灵与肉的统一,既注重人自身不同侧面的关系,又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C.不排斥个人与外在社会的关系,但更要关注人自身不同侧面的关系。 D.要关注人自身不同侧面的关系,但更要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段中所谓“那一片新的视野”是指( ) A.人自身不同侧面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D.人的灵与肉的统一,以及由这种灵肉统一而带来的正当生活。 关于胡适和周作人在“人的意义”这个问题上的认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胡适强调发展个人,周作人主张兼爱他人。 B.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胡适的观点切合了当时时代的需要,但也有极大的限制。 C.周作人起初强调个人的进化而达到灵与肉的统一,而后来强调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与胡适的观点相契合。 D.对胡、周二人的观点,作者更倾向与周作人起初所强调的“个人的进化而达到灵与肉的统一”的见解,只是周作人没能就此深入下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4-11 16:35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小题1】C(AB分别是胡适和周作人的观点,D前后主次颠倒了。) 【小题2】A(A表现出与《易卜生主义》完全不同的新视野,B C表明周氏观点已经折入《易卜生主义》的视野了。D非“灵肉统一而带来的正当生活”,是“正当生活带来灵肉统一”。) 【小题3】C(原文只是说“折入《易卜生主义》的视野”,并非说与胡适的观点契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11 17:24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