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庸》简介是什么?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11:38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3-19 13:06
请问《中庸》简介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3-19 13:25
四书五经》之《中庸》简介
推荐《中庸》是《四书》之一,与《大学》同为《礼记》中的一篇,不过从汉代起似乎就单独流传。
《中庸》的作者被认为是孔子孙子子思,《中庸》一书的得名,是由于内容以不偏不倚的“中庸”为常道,而“庸”就可以当作“常”解释。又有的人主张“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使用中道,也就是“执中”的意思。
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一章》)
这种人类应该遵循的正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我们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算正道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二章》)
君子的所作所为都能合乎中庸之道,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之道。
子曰...道之不幸业,我知之矣,知者过职,愚者不及也。(《四章》)
孔子曾感叹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他已找到原因了,这就是聪明的人以为中庸之道很简单而不肯去实行,愚笨的人又认为自己之力不够而不敢去实行。
子曰...君子和而不流。(《十章》)
一个有修养的君子,虽然平时能和气待人,但是却绝对不同流合污。
子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是一章》)
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一生都会遵循中庸之道去处世,即使为此不受世人重用而隐居山林,或者根本无人知道自己的高超才干,也都不会表现出懊悔和牢骚满腹的态度,不过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种超人境界。
子曰...君子以人治人。(《十三章》)
一个实行中庸之道的君子,是用人民能实行之道来治理人民,这是最合乎理想的政治。
为政在人。(《二十章》)
所以要想把国家人民治理好,完全在于能否得到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合乎治国之道。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二十章》)
智慧、仁爱、勇敢者三种美德,都是天下人人所应有的品德。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二十七章》)
圣人的道理是多么伟大啊!能充满整个宇宙之间而化育万物,他的崇高可和上天等量齐观。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三十三章》)
君子自己反省之后,觉得没做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就行了。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三十三章》)
用声色来教化人民,那是最愚笨的末节。
推荐《中庸》是《四书》之一,与《大学》同为《礼记》中的一篇,不过从汉代起似乎就单独流传。
《中庸》的作者被认为是孔子孙子子思,《中庸》一书的得名,是由于内容以不偏不倚的“中庸”为常道,而“庸”就可以当作“常”解释。又有的人主张“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使用中道,也就是“执中”的意思。
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一章》)
这种人类应该遵循的正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我们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算正道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二章》)
君子的所作所为都能合乎中庸之道,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之道。
子曰...道之不幸业,我知之矣,知者过职,愚者不及也。(《四章》)
孔子曾感叹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他已找到原因了,这就是聪明的人以为中庸之道很简单而不肯去实行,愚笨的人又认为自己之力不够而不敢去实行。
子曰...君子和而不流。(《十章》)
一个有修养的君子,虽然平时能和气待人,但是却绝对不同流合污。
子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是一章》)
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一生都会遵循中庸之道去处世,即使为此不受世人重用而隐居山林,或者根本无人知道自己的高超才干,也都不会表现出懊悔和牢骚满腹的态度,不过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种超人境界。
子曰...君子以人治人。(《十三章》)
一个实行中庸之道的君子,是用人民能实行之道来治理人民,这是最合乎理想的政治。
为政在人。(《二十章》)
所以要想把国家人民治理好,完全在于能否得到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合乎治国之道。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二十章》)
智慧、仁爱、勇敢者三种美德,都是天下人人所应有的品德。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二十七章》)
圣人的道理是多么伟大啊!能充满整个宇宙之间而化育万物,他的崇高可和上天等量齐观。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三十三章》)
君子自己反省之后,觉得没做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就行了。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三十三章》)
用声色来教化人民,那是最愚笨的末节。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