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的背景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8:31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2-23 21:0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的背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23 22:35
【写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24 02:51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便是在他被贬后闲居上饶时创作的,当时他心情忧愤,报国无门,寄情于山水,当他看到黄沙岭一带风景如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蛙鸣,眼前的景色令他陶醉,以至于找不到昔日熟悉的“茅店”。
- 2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2-23 23:23
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他出生于金人占领区,因此从小痛恨侵略者,曾参加过一些起义军,后在朝庭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他一生主张抵抗侵者,终因与朝庭中主和派意见不和而多次落职,在被贬以后,闲居江西上饶、铅山近二十年。在他的诗词中,爱国词与田园诗最为突出,其爱国词多抒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其田园诗,咏赞祖国河山,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便是在他被贬后闲居上饶时创作的,当时他心情忧愤,报国无门,寄情于山水,当他看到黄沙岭一带风景如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蛙鸣,眼前的景色令他陶醉,以至于找不到昔日熟悉的“茅店”。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