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食品的功能是什么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7-20 17:4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7-20 17:52
- 1楼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7-20 19:39
吃
- 2楼网友:狂恋
- 2021-07-20 19:11
- 3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7-20 18:32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营养素;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摄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营养素。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是有一定营养功能但却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么营养价值也没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学品)。实际上真正既能补充营养元素(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们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调解消费者的身体机能,又能减少他们患病的危险。
功能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食品。
虽然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但一般认为它应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包括:食品基本属性,也就是有营养还要保证安全;修饰属性,也就是具备色、香、味,能使人产生食欲;功能属性,也就是对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良好调节作用。第三点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备的特性,而功能食品正是这三个属性的完美体现和科学结合。这三点也是功能食品研究中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功能性食品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
1、作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料或成分构成,并以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取。
2、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
3、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据此,那些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非食品成分(如各种中草药和药效成分)而生产的食品,不属于功能性食品范畴。
关于“功能性食品”的提法,虽尚未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这强调食品的第三功能这一观点却已为全世界所共识。欧美国家所通称的“健康食品(Healthy Food)”或“营养食品(Nutritional Food)”和中国俗称的“保健食品”,就其所特指的含义与内容均与“功能性食品”相同或相似。虽然1990年11月14日本厚生省提出将“功能性食品”改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但因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已普遍接受了“功能性食品”这一提法,而对一直沿用至今的“保健食品”这个通俗称谓则从未给出明确和严格的定义,加之,前一段时期又因假冒劣产品太多,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产生诸多误解和看法,所以本栏目仍使用“功能性食品”这一名词。目前,欧美国家对功能性食品这一提法也表示赞许,并出现了相对应的“Functional Food”这一新名词。
中国曾有一度流行“疗效食品”这种提法,然而对这个名词也从未下过明确的定义。从市场上宣称为“疗效食品”的产品看,大多都添加了非食品原料或成分,主要是中草药或其浸出液。因此,不应视之为是“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的另一种称谓,而应将之排除在功能性食品范畴外。
根据功能性食品食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日常功能性食品,或称谓日常保健用食品。它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诸如婴儿、老年人和学生等)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或维持活力与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程化食品。对于老年日常功能性食品来说,应符合“四足四低”的要求,即足够的蛋白质、足够的膳食纤维、足量的维生素和足量的矿物元素;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纳。对婴儿健康活泼地生长。补充γ-亚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质的婴儿食品(特别是婴儿调制奶粉)就属于这类食品。对于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来说,其基本要求是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促进大脑能以旺盛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学习和考试。
另一类是特种功能性食品,或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以解决所面临的“健康与医疗”问题。现阶段,全世界在这方面所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老年护发食品和护肤食品等。
功能食品生产
功能食品可以用下列五种方法生产: (1)减法生产法,即除去食品中某种引发或可能引发毒、副作用的成分(如,致敏性蛋白)
(2)浓度增加法,即增加食品中某种天然成分浓度,使其达到某种预期功效的目的或增加某种非营养成分达到特定水平。
(3)加法生产法,加入大多数食品中没有的一种成分,不一定是常量营养素或微量营养素,但必须有充分证据该成分可带来健康益处(如低聚果糖)。
(4)成分替代法,一般把一种通常过量摄入导致不利影响的常量营养素(如脂肪)替换成有充分证据证明可带来健康益处的某成分。
(5)增加生物药效性或成分稳定性,减少疾病风险。上述健康益处的说明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功能食品学是健康声明可信性的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