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的诗词,苏轼诗歌特点的“重理趣”怎么理解? 5分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1 02:35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4-20 08:48
闲适的诗词,苏轼诗歌特点的“重理趣”怎么理解? 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4-20 09:26
人们论诗,常说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提,而苏轼的一些绝句,确实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景,而骨子里则是谈人生哲理的。《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诗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此时的苏轼已结束因“乌台诗案”而累及的贬谪,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写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的“真面目”,但诗人在诗歌中并没有写出庐山的山形怎么样,景色又如何,而是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方面,给以抽象的描述。是艺术具象与艺术抽象这一诗化思维的完美结合——它既没有脱离“庐山”这一客体,又不是对庐山某一局部的再现,而是对庐山总体之真的艺术的、抽象的、哲理的再现。诗人是从观看庐山悟出这人生哲理的,同时又把这人生哲理通过看山的感受告诉人们,情景和哲理融成了一体;两者构成比喻,耐人寻味,诗意隽永。诗歌的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谁都能看懂。但就在这浅近的意象背后,蕴含着余味无穷的诗意,不同的人,不同的阅历,都可以得到深浅不同的启迪,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言近而意远。正如苏东坡自己所说:“美在咸酸之外”、“妙在笔画之外”,是对庐山外部的全部否定而得出庐饥的“真”与“正”的。这就是苏东坡的“去假悟真”之妙。苏轼没有描写具体景色,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参考资料:《杏坛拾贝》 作者: 胡昌烈著 102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此时的苏轼已结束因“乌台诗案”而累及的贬谪,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写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的“真面目”,但诗人在诗歌中并没有写出庐山的山形怎么样,景色又如何,而是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方面,给以抽象的描述。是艺术具象与艺术抽象这一诗化思维的完美结合——它既没有脱离“庐山”这一客体,又不是对庐山某一局部的再现,而是对庐山总体之真的艺术的、抽象的、哲理的再现。诗人是从观看庐山悟出这人生哲理的,同时又把这人生哲理通过看山的感受告诉人们,情景和哲理融成了一体;两者构成比喻,耐人寻味,诗意隽永。诗歌的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谁都能看懂。但就在这浅近的意象背后,蕴含着余味无穷的诗意,不同的人,不同的阅历,都可以得到深浅不同的启迪,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言近而意远。正如苏东坡自己所说:“美在咸酸之外”、“妙在笔画之外”,是对庐山外部的全部否定而得出庐饥的“真”与“正”的。这就是苏东坡的“去假悟真”之妙。苏轼没有描写具体景色,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参考资料:《杏坛拾贝》 作者: 胡昌烈著 102页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