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李君羡这个人吗
答案:7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3:34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2-28 20:39
历史上真的有李君羡这个人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28 22:09
李君羡(593年-648年8月7日),唐朝将领,洺州武安(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武安县)人。初为瓦岗寨李密下属,后成为王世充的骠骑。因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领其部属归附李渊,授其轻车都尉。李世民以其为左右,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于介休,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又随军破窦建德、刘黑闼,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授其为左卫府中郎将。后突厥大军至渭桥,与尉迟敬德击破。改为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谣言遭到贬官,随即被御史罗织罪名弹劾,被唐太宗以“欺君压民”的罪名下令处决。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谣言遭到贬官,随即被御史罗织罪名弹劾,被唐太宗以“欺君压民”的罪名下令处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01 02:35
确有其人。
- 2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01 01:42
当然,还是因为武则天尔死
- 3楼网友:鱼忧
- 2021-03-01 01:26
真有
- 4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3-01 01:10
肯定不一样啊,要看历史,就不要看什么电视连续剧啊,误导人啊!
- 5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3-01 00:22
李君羡
有,本是深受唐太宗倚重的武将。资治通鉴记载原文如下: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现,太史占曰: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指唐太宗)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君羡坐诛,籍没其家。
仅仅因为小名“五娘”,官爵封地籍贯都有武字就被编排罪名杀死了,想不到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如此无道的时候。李君羡实际上等于代武则天死的。后来武则天刚刚称帝就恢复了李君羡爵位——几十年过去了,武则天仍然对李君羡念念不忘,是不是两人真的有些什么呢?
有,本是深受唐太宗倚重的武将。资治通鉴记载原文如下: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现,太史占曰: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指唐太宗)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君羡坐诛,籍没其家。
仅仅因为小名“五娘”,官爵封地籍贯都有武字就被编排罪名杀死了,想不到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如此无道的时候。李君羡实际上等于代武则天死的。后来武则天刚刚称帝就恢复了李君羡爵位——几十年过去了,武则天仍然对李君羡念念不忘,是不是两人真的有些什么呢?
- 6楼网友:duile
- 2021-02-28 22:58
据《旧唐书》记载,李君羡是武安人,是唐王朝的功臣。在《新唐书》中,也有其条文,《新唐书》卷九四略云:“李君羡,洺州武安人。初事李密,后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为人,,率其属归高祖,,授上轻车都尉,秦王引置左右。”
书中所说的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因隋乱而据洛阳,在隋末的战乱中,他开始投靠李密,后投奔王世充,为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王世充封为骠骑将军。由于王世充的心胸狭窄,用人多疑,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等弃之归唐,鄙薄世充为人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不归窦建德等其他割据势力而降唐,,主要是因为瓦岗寨所形成的关陇与山东联盟的因子。李密败亡,八大柱国李虎后裔李渊为关陇贵族的代表,瓦岗寨系统的山东豪杰纷纷降唐,也就不足怪了。
李君羡投唐之后,被秦王李世民引置左右,授上轻车都尉。不久,他随李世民在山西介休大破宋金刚立下大功,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被任命为马军副总管,受命破王世充的运粮车队于武牢至洛阳之间,致使王世充降唐,《资治通鉴》书中有云:“王世充太子玄应将兵数千人,自虎牢运粮入洛阳,秦王世民遣将军李君羡邀击,大破之,玄应仅以身免。”。唐王朝统一后,北方边塞少数民族突厥屡犯边境,李君羡受命出征,每战均旗开得胜,在《旧唐书·吐谷浑篇》中说:“亚将李君羡率精骑别路,及贼于青海之南悬水镇,击破之,虏牛羊二万余头而还。”,可谓战功赫赫,之后,李君羡被封为武连县公。唐太宗时期,李君羡先后曾出任左武卫将军、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华州刺史等。后来,却不料因李淳风及一谶语而遭惨祸。
李淳风其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他的传。他是唐太宗时人,博通群书,精天文历算阴阳之学。他曾经主持铸造浑仪,编成《麟德历》以取代过时的《戊寅历》,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文学家。但他在史书中又被描写成一个预言家,在小说中更成了出阳入阴,兼判冥事的半仙。新旧《唐书》的《李淳风传》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它与《推背图》关系极为密切,我把较为详细的《旧唐书》的记载征引如下: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 :“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
(原文大意是:在唐太宗是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一本《秘记》,里面说:“唐代在三世之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太宗皇帝就召来李淳风,让他细访此事。李淳风说:“我据天象推算,此事的朕兆已经形成了,这人已经出生,而且就在陛下的宫中。从现在开始算起,不过三十年,她就要据有天下,几乎要把唐朝子孙诛杀殆尽。”太宗说:“把宫中那些可疑的人都杀了,你看如何?”李淳风说:“这既然是天意,就没有逃避的办法了。该称王的那人是死不了的,你杀的人再多,也不过是些无辜的人。而且根据天象,此人已在宫中,并且是陛下的眷属,再过三十年,她就年纪大了,那时她的心肠也软了些,即使取代唐的天下,可能对陛下下的子孙不会杀伤过烈。如果陛下现在把她杀了,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此人年轻,性情可能更为狠毒。如果这样,陛下的子孙也许就真得被杀光了。”太宗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就罢手了。)
什么叫《秘记》?秘记又叫谶记,还有其它象谣谶、谶语、图谶、图书之类的名字,其实是一种政治性预言的抄本。它起源很早,起码不晚于春秋。它用口头形式流传时叫谣言,叫谶语,写成文字、绘成图形就叫图书、秘记。大家都熟悉的陈胜在大泽乡,往鱼肚子里塞了块帛,上面写了“陈胜王”,便是图书;而让吴广学着狐狸的声音叫出来,就是“谣言”了。唐太宗时流传的“秘记”,其实也是这类东西。“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谣言是谁造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总不会是武则天家族的朋友。唐太宗虽然天纵神圣,可是遇到这种江山社稷的大事,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于是太宗皇帝就吩咐李淳风用法术去搜寻,然后杀掉以绝后患。在防止政权易手的问题上,中国历代的大政治家们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然而据《唐书》所说,太宗皇帝只听了李淳风一套“天命难违”的话,就再也不追究了。于是我们便从这故事中看到了李淳风数术的高明和李世民的知天命而行仁政。但是事实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和圆满。同样是《旧唐书》,在《李君羡传》中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
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有谣言:“当有女主王者。”太宗恶之。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封为武连郡公)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勾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
(大意:贞观初年,太白星屡屡在白天出现,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要有女皇帝兴起。当时又有谣言说:“要有女皇帝统治天下。”太宗听了很不安。当时李君羡做着左武卫将军,把守着玄武门。太宗在一次宴请武官的时候,做了一个酒令,让每人都说出自己的小名。到了李君羡,他说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太宗听了一怔,立刻想起了“女主昌”的预言。但他旋即大笑道:“什么女子竟能如此勇猛!”下来后,太宗再根据李君羡的封邑是武连郡公,官职是左武卫将军,把守的是玄武门,再加上又叫五娘子,显然“女主武王”就是他了。于是他就硬给李君羡安个罪名,把他杀了。)
这一故事,同样也记载于《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九卷》
“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见,主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壬辰,君羡坐诛,籍没其家。”
现在我们看来,已知道“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应在武则天身上,可当时李君羡的存在却是为武则天挡去了一场灾祸,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后来武则天登上了帝座,四十二年后,于公元六九零年武则天代有天下,李君羡的遗属诣阙称冤。为报恩慰灵,第二年,武则天给李君羡昭雪,追复官爵,厚礼改葬。
而作为一代明皇的唐太宗又何以会相信一句谶语呢?原来,还与李氏取代杨氏,废隋立唐有关,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三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条略云:在隋末,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广为流传,李密、李渊、李轨均先后以之号令天下。李密自雍州(邱)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会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贼,,求访李密,云“斯人当代隋家。”人问其故,玄英言:“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密也。” 李密后来主权瓦岗,瓦岗寨成为各路英雄辐辏之地,不能说不与此谶语大有干系。在《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上略云:帝(李渊)以姓名著于图谶,太原王者所在,虑被猜忌因而祸及,颇有所晦。时皇太子在河东,独秦王侍侧耳,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然天命有在,吾应会昌,未必不以此相启。今呈励谨,当敬天之诫,以卜兴亡。自天佑吾,彼焉能害,天必亡我,何所逃刑。”
由此可见,太宗只所以会视李君羡为死敌,盖与当时世人迷信谶语有关,李氏自己也是由一句谶语发家打下了花花世界,又怎么会将“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种性命攸关的谶语置若罔闻呢,《苏轼集卷一百五志林十三条》中所言甚是,“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李君羡的死盖为以谶丧生啊!
书中所说的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因隋乱而据洛阳,在隋末的战乱中,他开始投靠李密,后投奔王世充,为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王世充封为骠骑将军。由于王世充的心胸狭窄,用人多疑,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等弃之归唐,鄙薄世充为人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不归窦建德等其他割据势力而降唐,,主要是因为瓦岗寨所形成的关陇与山东联盟的因子。李密败亡,八大柱国李虎后裔李渊为关陇贵族的代表,瓦岗寨系统的山东豪杰纷纷降唐,也就不足怪了。
李君羡投唐之后,被秦王李世民引置左右,授上轻车都尉。不久,他随李世民在山西介休大破宋金刚立下大功,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被任命为马军副总管,受命破王世充的运粮车队于武牢至洛阳之间,致使王世充降唐,《资治通鉴》书中有云:“王世充太子玄应将兵数千人,自虎牢运粮入洛阳,秦王世民遣将军李君羡邀击,大破之,玄应仅以身免。”。唐王朝统一后,北方边塞少数民族突厥屡犯边境,李君羡受命出征,每战均旗开得胜,在《旧唐书·吐谷浑篇》中说:“亚将李君羡率精骑别路,及贼于青海之南悬水镇,击破之,虏牛羊二万余头而还。”,可谓战功赫赫,之后,李君羡被封为武连县公。唐太宗时期,李君羡先后曾出任左武卫将军、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华州刺史等。后来,却不料因李淳风及一谶语而遭惨祸。
李淳风其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他的传。他是唐太宗时人,博通群书,精天文历算阴阳之学。他曾经主持铸造浑仪,编成《麟德历》以取代过时的《戊寅历》,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文学家。但他在史书中又被描写成一个预言家,在小说中更成了出阳入阴,兼判冥事的半仙。新旧《唐书》的《李淳风传》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它与《推背图》关系极为密切,我把较为详细的《旧唐书》的记载征引如下: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 :“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
(原文大意是:在唐太宗是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一本《秘记》,里面说:“唐代在三世之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太宗皇帝就召来李淳风,让他细访此事。李淳风说:“我据天象推算,此事的朕兆已经形成了,这人已经出生,而且就在陛下的宫中。从现在开始算起,不过三十年,她就要据有天下,几乎要把唐朝子孙诛杀殆尽。”太宗说:“把宫中那些可疑的人都杀了,你看如何?”李淳风说:“这既然是天意,就没有逃避的办法了。该称王的那人是死不了的,你杀的人再多,也不过是些无辜的人。而且根据天象,此人已在宫中,并且是陛下的眷属,再过三十年,她就年纪大了,那时她的心肠也软了些,即使取代唐的天下,可能对陛下下的子孙不会杀伤过烈。如果陛下现在把她杀了,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此人年轻,性情可能更为狠毒。如果这样,陛下的子孙也许就真得被杀光了。”太宗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就罢手了。)
什么叫《秘记》?秘记又叫谶记,还有其它象谣谶、谶语、图谶、图书之类的名字,其实是一种政治性预言的抄本。它起源很早,起码不晚于春秋。它用口头形式流传时叫谣言,叫谶语,写成文字、绘成图形就叫图书、秘记。大家都熟悉的陈胜在大泽乡,往鱼肚子里塞了块帛,上面写了“陈胜王”,便是图书;而让吴广学着狐狸的声音叫出来,就是“谣言”了。唐太宗时流传的“秘记”,其实也是这类东西。“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谣言是谁造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总不会是武则天家族的朋友。唐太宗虽然天纵神圣,可是遇到这种江山社稷的大事,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于是太宗皇帝就吩咐李淳风用法术去搜寻,然后杀掉以绝后患。在防止政权易手的问题上,中国历代的大政治家们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然而据《唐书》所说,太宗皇帝只听了李淳风一套“天命难违”的话,就再也不追究了。于是我们便从这故事中看到了李淳风数术的高明和李世民的知天命而行仁政。但是事实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和圆满。同样是《旧唐书》,在《李君羡传》中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
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有谣言:“当有女主王者。”太宗恶之。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封为武连郡公)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勾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
(大意:贞观初年,太白星屡屡在白天出现,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要有女皇帝兴起。当时又有谣言说:“要有女皇帝统治天下。”太宗听了很不安。当时李君羡做着左武卫将军,把守着玄武门。太宗在一次宴请武官的时候,做了一个酒令,让每人都说出自己的小名。到了李君羡,他说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太宗听了一怔,立刻想起了“女主昌”的预言。但他旋即大笑道:“什么女子竟能如此勇猛!”下来后,太宗再根据李君羡的封邑是武连郡公,官职是左武卫将军,把守的是玄武门,再加上又叫五娘子,显然“女主武王”就是他了。于是他就硬给李君羡安个罪名,把他杀了。)
这一故事,同样也记载于《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九卷》
“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见,主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壬辰,君羡坐诛,籍没其家。”
现在我们看来,已知道“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应在武则天身上,可当时李君羡的存在却是为武则天挡去了一场灾祸,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后来武则天登上了帝座,四十二年后,于公元六九零年武则天代有天下,李君羡的遗属诣阙称冤。为报恩慰灵,第二年,武则天给李君羡昭雪,追复官爵,厚礼改葬。
而作为一代明皇的唐太宗又何以会相信一句谶语呢?原来,还与李氏取代杨氏,废隋立唐有关,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三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条略云:在隋末,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广为流传,李密、李渊、李轨均先后以之号令天下。李密自雍州(邱)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会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贼,,求访李密,云“斯人当代隋家。”人问其故,玄英言:“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密也。” 李密后来主权瓦岗,瓦岗寨成为各路英雄辐辏之地,不能说不与此谶语大有干系。在《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上略云:帝(李渊)以姓名著于图谶,太原王者所在,虑被猜忌因而祸及,颇有所晦。时皇太子在河东,独秦王侍侧耳,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然天命有在,吾应会昌,未必不以此相启。今呈励谨,当敬天之诫,以卜兴亡。自天佑吾,彼焉能害,天必亡我,何所逃刑。”
由此可见,太宗只所以会视李君羡为死敌,盖与当时世人迷信谶语有关,李氏自己也是由一句谶语发家打下了花花世界,又怎么会将“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种性命攸关的谶语置若罔闻呢,《苏轼集卷一百五志林十三条》中所言甚是,“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李君羡的死盖为以谶丧生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