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和电影是密不可分的,她们常被称作"姐妹花"。电影中的服装,就像无声语言,铺陈剧情,传递情绪,令角色立体生动。时装,也透过银幕,绽放华美生命。时装设计师的电影奇缘,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时装偶像,不止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观,也在服装史上留下青名,擦亮了品牌的金漆招牌,红遍全球。
每件时装都有一段故事,它们或优雅,或魅惑,或端庄,或性感。每段电影都是在叙述一个故事。时装与电影就似夫妻,相互衬辅,又各自独立。从电影诞生之时,时装便潜移默化的左右着电影,电影又敞开胸怀让时装大放异彩。
时装发展早期,大批量生产的成衣尚未出现,电影公司的服装部门,需要自己设计戏服。即使那些有机会按照剧情与角色要求,替明星度身订做服装的设计师,除了能够借势向顾客们推销产品外,他们的大名,很少被电影公司大张旗鼓地宣传。直到1931年,MGM开先例,高调礼聘红牌设计师可可·香奈尔出任电影服装指导,时装设计师才开始正式挑起电影服装设计的大梁,并博得头条宣传。不过,香奈尔的电影奇缘,并没有以完美结局收场,却替未来时装设计师闯荡好莱坞,铺下了康庄大道。
1948年,奥斯卡正式增设最佳服装指导大奖,时装与电影的联手,掀起狂潮,电影公司的服装指导与巴黎时装屋设计师的关系空前密切,并配合电影中的上映时间,做出下一季时装发布展。设计师以能够为电影角色设计服装为荣,并事事亲力亲为。其中以休伯特·德·纪梵希最辛勤周到;以克里斯蒂安·迪奥(DIOR)最小心,总是在最后一秒钟才将设计送交电影公司曝光。电影,以不可阻挡的超级魅力,开始大规模地影响时装潮流,并开启了时装史上新的一页。
时装与电影的结合,是一种双赢,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应,也传为经典佳话。如纪梵希与女星奥黛丽·赫本建立了深厚友谊,多次问鼎奥斯卡;女星玛莲·德烈奇在《天堂无路》中把迪奥的"新风貌"推向高峰;圣·洛朗与女星CatherineDenuve,联手替巴黎时装写下永恒定义;当然还有皮尔埃·巴尔曼,参与了37部影片,很多女星为了能拥有巴尔曼时装,宁愿出演小制作影片。1966年,大量生产的成衣开始取代度身订制,时装工业的模式也不再同于往昔。设计师从过去替角色与明星度身设计,变成直接向电影公司提供成衣,并且往往都是应季新款,现代电影变得与时装T台毫无二般。
电影服装指导,因为不再专程替角色设计服饰,干脆从各类时装店、古董市场搜集服装饰品,"造型师"应运而生。奥斯卡"最佳服装指导"大奖,立刻做出反应。自1966年《灵欲春宵》获奖后,该奖就只颁发给非现代装影片,即那些真正涉及"服装设计"的怀旧片、古装剧或科幻片,如《大亨小传》(怀旧)、《危险关系》(古装)、《魔戒》三部曲(神话)、《星球大战》(未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妮·霍尔》扭转时装局面,并在导演都大获成功之际,服装奖依然败给了《星球大战》。惟一的例外是1979年推出的歌舞剧《浮生若梦》,虽然是现代片,但片中有许多"戏中戏"的舞台场面。
优秀的时装片,服装与角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替剧情的发展推波助澜。角色的服装形象打动人心,并非靠刻意把背景布置成时装展T台,而是把人物变得更生动更真实,让影片散发魅力,也展现设计师最拿手的风格。比如格温妮丝·帕特洛在《烈爱风云》中清简利落的唐纳·卡伦纽约风,李察·基尔在《美国舞男》中流畅体面的乔治·阿玛尼男装。同一时间还出现了许多向经典时装元素致敬或大张旗鼓宣传某个品牌的电影,但往往因剧情欠佳,反而使斧凿痕迹太过明显。比如名牌云集的《恋恋巴黎》,女星凯特·哈德森与诺米·瓦特流连巴黎美景,全片均为爱玛仕红色鳄鱼皮Kelly手袋、LaPerla内衣、香奈尔水粉色花呢外套,服装虽然靓丽,却颇显空洞。或许,多年后,它会成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时装纪录片。
如今,电影与时装的压轴人物当仁不让是让·保罗·戈尔捷。《第五元素》中,整个电影在他手中掌控自如,成为当代非常重要的灵感资料库,至今仍有设计师不断从中化解占为己有。
可以说,戈尔捷堪称当代真正会替剧情和角色度身订制戏服的设计大师,这也是电影界尊重他、时装界佩服他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带着银幕上的角色感情去品味这些服装的时候,亦或是当我们由最初对于时装的偏好,进而发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之时,我们已经分不出究竟时装与电影之间,是前者依托了后者,还是后者利用了前者。这就如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道理一样,已经没人去追究。重要的是时装那种让人着迷的品性,在遇上了电影之后,如脉搏碰到鲜血,时尚与电影文化的点滴都重新跳动,闪溢出更加夺目的异彩。
事实上,我们很难说是电影捧红了时装,还是当红设计师造成电影的轰动,惟一的肯定答案是,真正引起观众对时装痴迷,掀起跟风热潮的,必须以生动贴切的剧情为基础,服装款式美丽又经得起考验,过去、当时、未来,都不退潮流。
把上述文章改成一篇论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