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细菌生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段为 期,BC段为 期,CD段为 期,DE段为 期。
(2)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和ATP的时期在 期,若扩大再生产选取菌种最好在 期,该期细菌的增长呈 型增长。
(3)从BC段进入CD段的原因有 、 、 等。发酵工业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产品,需延长 期,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 、 、 等。
(4)若在培养中灭菌不严格混入了青霉菌,那么初期出现的生态学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菌 ,原因是 。
(5)从生存斗争角度考虑,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期,形成这一态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图为细菌生长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中AB段为期,BC段为 期,CD段为 期,DE段为 期。(2)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和ATP的时期在 期,若扩大再生产选取菌种最好在 期,该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6:55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1-29 11:3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1-29 11:54
(答案→) 解析: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①调整期:是指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的细菌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这时期细菌的代谢活跃,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要的酶、ATP及其他细胞成分。②对数期:细胞数目以等比数列的形式增加,细菌的增长曲线呈“J”型,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③稳定期: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生长以后,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和pH的变化等。细菌的分裂速度下降,死亡的数目增加,整个培养基增加的细菌数目与死亡的数目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个时期大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温度、pH、溶氧、通气量等。④衰亡期:细菌的死亡率超过繁殖率,最终导致培养基中细菌数目下降。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如果混有青霉菌,则会出现细菌与青霉菌为争夺营养和空间而发生竞争,结果细菌数目减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稳定期,因为营养物质减少,为争夺营养种内斗争加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29 12:55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