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用了那么多"也"有什么妙处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12:31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2-16 09:22
《醉翁亭记》用了那么多"也"有什么妙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2-16 09:35
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处是开门见山。但这种境界,就是在讲究史家简洁笔法的欧阳修手中,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经历了反复。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开门见山之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但是这几个短句却给人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
原文的第一句,表面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际上,还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吟诵,不能简单直接地读成:“环滁皆山也”,而应该是:“环滁/皆山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语调统一起来。如第一段,
从句法上说,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同样结构(……者,……也)的判断句。这本是修辞之忌。景物描写以语言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也要多变,这几乎是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词语乏彩同样是大忌。而欧阳修在这里却出奇制胜,营造了一种不仅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这种前后二分式为什么值得这么重复,而且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于,这种前后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连续式,它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的意味: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有奇异的视觉意象,然后才回答:“醉翁亭也”。
这种句法结构所提示的,先是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即先有感觉的触动,后有理念的阐释;第二,这种句法的重复,还暗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如果不用这样的二分式,而用一般描写的句式,也就是连续式,就得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醉翁亭,翼然而临于泉上。
这就没有心理的提示,没有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有点儿像流水账,太呆板了。追答欧阳修这篇文章的句法奇妙,还得力于每句结尾都用了一个“也”字。这本是一个虚词,没有太多具体的意义,但在这里却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须使用在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每一句中。这是因为“也”字句表示先是观察,继而形成肯定的心态和语气。这种语气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调子。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不同。这不但是个语气,而且有完成句子的作用。此外,它有点儿接近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语气。比如:“仁者,爱人。”这是一个理性的或者说中性的语气,如果加上 。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肯定的情感就比较确定了。《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语气中的那种确信的程度就差了许多。又如袁枚《黄生借书说》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如果把“也”字删除,语气就干巴了。不少赏析文章都注意到《醉翁亭记》从头到尾用了那么多“也”字,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也”字在语气和情绪上的作用,一般都误以为语气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殊不知语气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别是当“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成套地组成一种结构的时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数量之和的。当然,重复使用“也”字,也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就是导致单调:句法的单调导致语气和情绪的单调。但是,这种情况在《醉翁亭记》中没有发生,相反,是情绪的积累递增。因为句法和语气反复,被句法的微调消解了。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绝对统一的句法上,而是在统一的句式中,不断穿插着微小的变化。例如,“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都打破了并列的“……者……也”型的句子结构。这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变化是内涵上的,在“……者……也”型句子的排列中,情思在演进,在深化:开头是远视,是大全景(琅琊),接着是近观的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的近景(醉翁亭)。这样的层次还是客观景色的描述,接下来就转入了主体的判断和说明:先是亭名的由来(太守自谓),再是为何如此命名(太守饮少而辄醉,年又最高)。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是说明,实际其中渗透着某种特殊的情趣。情趣何来?因为这里说明的是自己,本来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却用了第三人称来说明。设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如何为亭子命名,情感和趣味则大为不同。而现在这样,先是像局外人似的说到有这么一个太守,明明喝的很少,却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纪不太大(才四十岁左右),却自称为“翁”。这个自称“醉翁”的太守来到这里喝酒,却宣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中的情趣,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其二,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令人陶醉。这就不是在说明,而是在抒情了。文章到这里,手法已经递升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开头的描写,第二个是说明,第三个是抒情。这里的情趣,全在作者有意留下的矛盾:既然意不在酒,为什么又自称“醉翁”,还把亭子叫做“醉翁亭”呢?这不是无理吗?是的,的确无理。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反而可能在抒情。但是,欧阳修在后一句,对抒情又作了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开门见山之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但是这几个短句却给人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
原文的第一句,表面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际上,还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吟诵,不能简单直接地读成:“环滁皆山也”,而应该是:“环滁/皆山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语调统一起来。如第一段,
从句法上说,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同样结构(……者,……也)的判断句。这本是修辞之忌。景物描写以语言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也要多变,这几乎是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词语乏彩同样是大忌。而欧阳修在这里却出奇制胜,营造了一种不仅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这种前后二分式为什么值得这么重复,而且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于,这种前后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连续式,它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的意味: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有奇异的视觉意象,然后才回答:“醉翁亭也”。
这种句法结构所提示的,先是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即先有感觉的触动,后有理念的阐释;第二,这种句法的重复,还暗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如果不用这样的二分式,而用一般描写的句式,也就是连续式,就得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醉翁亭,翼然而临于泉上。
这就没有心理的提示,没有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有点儿像流水账,太呆板了。追答欧阳修这篇文章的句法奇妙,还得力于每句结尾都用了一个“也”字。这本是一个虚词,没有太多具体的意义,但在这里却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须使用在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每一句中。这是因为“也”字句表示先是观察,继而形成肯定的心态和语气。这种语气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调子。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不同。这不但是个语气,而且有完成句子的作用。此外,它有点儿接近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语气。比如:“仁者,爱人。”这是一个理性的或者说中性的语气,如果加上 。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肯定的情感就比较确定了。《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语气中的那种确信的程度就差了许多。又如袁枚《黄生借书说》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如果把“也”字删除,语气就干巴了。不少赏析文章都注意到《醉翁亭记》从头到尾用了那么多“也”字,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也”字在语气和情绪上的作用,一般都误以为语气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殊不知语气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别是当“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成套地组成一种结构的时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数量之和的。当然,重复使用“也”字,也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就是导致单调:句法的单调导致语气和情绪的单调。但是,这种情况在《醉翁亭记》中没有发生,相反,是情绪的积累递增。因为句法和语气反复,被句法的微调消解了。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绝对统一的句法上,而是在统一的句式中,不断穿插着微小的变化。例如,“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都打破了并列的“……者……也”型的句子结构。这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变化是内涵上的,在“……者……也”型句子的排列中,情思在演进,在深化:开头是远视,是大全景(琅琊),接着是近观的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的近景(醉翁亭)。这样的层次还是客观景色的描述,接下来就转入了主体的判断和说明:先是亭名的由来(太守自谓),再是为何如此命名(太守饮少而辄醉,年又最高)。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是说明,实际其中渗透着某种特殊的情趣。情趣何来?因为这里说明的是自己,本来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却用了第三人称来说明。设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如何为亭子命名,情感和趣味则大为不同。而现在这样,先是像局外人似的说到有这么一个太守,明明喝的很少,却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纪不太大(才四十岁左右),却自称为“翁”。这个自称“醉翁”的太守来到这里喝酒,却宣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中的情趣,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其二,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令人陶醉。这就不是在说明,而是在抒情了。文章到这里,手法已经递升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开头的描写,第二个是说明,第三个是抒情。这里的情趣,全在作者有意留下的矛盾:既然意不在酒,为什么又自称“醉翁”,还把亭子叫做“醉翁亭”呢?这不是无理吗?是的,的确无理。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反而可能在抒情。但是,欧阳修在后一句,对抒情又作了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