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褒荣于华衰,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出处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1 18:25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2-11 07:34
一字之褒荣于华衰,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出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02-11 09:08
这句话的解释:得到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哪怕是一个字的贬损也比受斧钺之刑还要难受。
相关解释:
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而《春秋》是有褒贬的(因为孔子认为天道既然已经没有善恶的赏罚了,那么我要用我的文字、我的方法来“替天行道”,对社会的善恶给出一个公正的赏罚;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希望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得到《春秋》的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春秋》的贬损比受斧钺之刑还要难受。
背景:
古书用字特别节俭、讲究,古称“春秋笔法”。关于《春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评价: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西周最后一代天下的共主是恶名昭著的周幽王,他为了博得宠妃褒姒的一笑,竟然不惜用通报战事的烽火,来戏弄拱卫京都的诸侯。美人最终是笑了,然而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彻底失去了天子的信用,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的结局。周幽王之死,带来的是天下的大乱。东周时期,天子成为傀儡,整个中国失去了统一的象征,陷入绵延的战火当中。而随统一大势一起远去的,还有诗歌的精神。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但是天下大乱后,孔子绝望地看到,《诗经》中美好的精神随着统一大势一起消亡了。孔子作为一介文人,对于分崩离析的社会没有回天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编订《春秋》。
“春秋”一词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失。古人的称谓背后,常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孔子用词极其讲究,其“春秋笔法”是指是用寥寥几笔最精炼,表面上最不带个人好恶色彩的文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结论。孔子《春秋》中一个字的评语,既可以表彰伟人,也可以将乱臣贼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作《春秋》,用心良苦,寓意深刻。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春秋》之中感悟到孔子对那个时代中各种事件的鲜明态度。
相关解释:
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而《春秋》是有褒贬的(因为孔子认为天道既然已经没有善恶的赏罚了,那么我要用我的文字、我的方法来“替天行道”,对社会的善恶给出一个公正的赏罚;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希望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得到《春秋》的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春秋》的贬损比受斧钺之刑还要难受。
背景:
古书用字特别节俭、讲究,古称“春秋笔法”。关于《春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评价: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西周最后一代天下的共主是恶名昭著的周幽王,他为了博得宠妃褒姒的一笑,竟然不惜用通报战事的烽火,来戏弄拱卫京都的诸侯。美人最终是笑了,然而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彻底失去了天子的信用,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的结局。周幽王之死,带来的是天下的大乱。东周时期,天子成为傀儡,整个中国失去了统一的象征,陷入绵延的战火当中。而随统一大势一起远去的,还有诗歌的精神。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但是天下大乱后,孔子绝望地看到,《诗经》中美好的精神随着统一大势一起消亡了。孔子作为一介文人,对于分崩离析的社会没有回天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编订《春秋》。
“春秋”一词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失。古人的称谓背后,常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孔子用词极其讲究,其“春秋笔法”是指是用寥寥几笔最精炼,表面上最不带个人好恶色彩的文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结论。孔子《春秋》中一个字的评语,既可以表彰伟人,也可以将乱臣贼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作《春秋》,用心良苦,寓意深刻。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春秋》之中感悟到孔子对那个时代中各种事件的鲜明态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逐風
- 2021-02-11 09:32
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而《春秋》是有褒贬的(因为孔子认为天道既然已经没有善恶的赏罚了,那么我要用我的文字、我的方法来“替天行道”,对社会的善恶给出一个公正的赏罚;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希望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得到《春秋》的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春秋》的贬损比受斧钺之刑还要难受。出自《幼学琼林·文事》的“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字之贬”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