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经典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5 17:46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5-04 20:16
小乘经典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5-04 21:23
现在所说的小乘,是历史上部派佛教的时候对一切有部的称呼,后来辗转传讹,许多人用小乘来称呼现在的南传佛教。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错误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一脉传承,中间没有中断过,是完全独立于北传的。
北传的经典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佛灭500年之后),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的时候,一开始是经西域人翻译,逐步传入中国的。现在北传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经典,并不完整,而且有所增减。
南传上座部的经典是《巴利三藏》,不是阿含经。
巴利三藏是以巴利语读诵,由佛陀时代一直传诵下来至今。
《巴利三藏》的内容如下:
《律藏》、《经藏》、《论藏》。
现在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律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ñ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
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
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
第三册叫做《大品》。
第四册叫做《小品》。
第五册叫做《附随》。
其中的《巴拉基咖》跟《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ïga。它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的解释了律的开、遮、持、犯。
那《大品》跟《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个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
《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说,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跟《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你不做了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它就讲到了如果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又讲到了《诵戒篇》,就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就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
第五册叫作《附随》(parivāra),《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
《律藏》是一切比库跟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的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ñ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长部》(Dãghanikàya) ,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它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
《中部》(Majjhimanikāya),收录的篇幅,经文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
《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的分门别类,也就是,例如讲到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到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到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到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到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到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是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ï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好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它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个有二法;名与色这个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是三法。就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增支部》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小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说《法句》,《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它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当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
我们再看《论藏》。论,它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是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是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它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面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就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它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对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这些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我们再看看“阿毗达摩”的来源。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说过,“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领域。在解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里面提到,佛陀在证悟全自觉之后的第四周,就是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里面省察 “阿毗达摩”,就是在现在菩提迦耶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据说当时佛陀就是在这里面,坐在里面省察“阿毗达摩”的。这里讲到的宝屋并不是说里面都是由宝石所做的,而是佛陀当年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就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阿毗达摩”。当他在省思前面几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是当他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察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一切知智的是《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佛陀有些佛像的背光里面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五种颜色的混合色,这就是表明佛陀当时在省思“阿毗达摩”。而我们现在看到佛教的六色教旗,也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的,也就是青、黄、红、白、橙,再加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教旗是六色旗,是这样来的。
北传的经典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佛灭500年之后),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的时候,一开始是经西域人翻译,逐步传入中国的。现在北传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经典,并不完整,而且有所增减。
南传上座部的经典是《巴利三藏》,不是阿含经。
巴利三藏是以巴利语读诵,由佛陀时代一直传诵下来至今。
《巴利三藏》的内容如下:
《律藏》、《经藏》、《论藏》。
现在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律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ñ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
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
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
第三册叫做《大品》。
第四册叫做《小品》。
第五册叫做《附随》。
其中的《巴拉基咖》跟《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ïga。它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的解释了律的开、遮、持、犯。
那《大品》跟《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个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
《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说,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跟《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你不做了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它就讲到了如果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又讲到了《诵戒篇》,就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就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
第五册叫作《附随》(parivāra),《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
《律藏》是一切比库跟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的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ñ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长部》(Dãghanikàya) ,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它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
《中部》(Majjhimanikāya),收录的篇幅,经文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
《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的分门别类,也就是,例如讲到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到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到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到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到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到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是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ï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好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它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个有二法;名与色这个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是三法。就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增支部》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小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说《法句》,《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它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当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
我们再看《论藏》。论,它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是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是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它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面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就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它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对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这些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我们再看看“阿毗达摩”的来源。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说过,“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领域。在解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里面提到,佛陀在证悟全自觉之后的第四周,就是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里面省察 “阿毗达摩”,就是在现在菩提迦耶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据说当时佛陀就是在这里面,坐在里面省察“阿毗达摩”的。这里讲到的宝屋并不是说里面都是由宝石所做的,而是佛陀当年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就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阿毗达摩”。当他在省思前面几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是当他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察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一切知智的是《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佛陀有些佛像的背光里面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五种颜色的混合色,这就是表明佛陀当时在省思“阿毗达摩”。而我们现在看到佛教的六色教旗,也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的,也就是青、黄、红、白、橙,再加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教旗是六色旗,是这样来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5-05 01:01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5-04 23:23
南传佛教(小乘)佛教是上古佛陀的古道,是原始佛教一成不变由南边传过来的,是上座部长老组成的,后世称为上座部,他不同于北传的汉传大乘佛教,也不属于藏传密教
上座部佛教念诵的是巴利语的三藏佛经,不是梵文的佛经,而且只承认《阿含经》,并没有大乘的其他经典
上座部佛教念诵的是巴利语的三藏佛经,不是梵文的佛经,而且只承认《阿含经》,并没有大乘的其他经典
- 3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5-04 21:56
楼主,法是没有大小的。所谓的大小是指的发心。小乘这个词确实对南传上座部有贬低的意思。以后请用南传佛教来代替吧。呵呵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