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原因:为何我们不愿失败却以失败告终?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13:50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1-29 21:36
十大原因:为何我们不愿失败却以失败告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1-29 22:35
我一直在研究具有影响力和取得成功的人具有哪些特征。当我试图整合更多信息以见其全貌时,似乎有更多观点可以整合进来。本文将探讨失败——更为确切的说,我们为什么不愿失败却以失败而告终。 诚如尤达大师(Yoda)所言,你就是缺乏信念。 尤达与卢克(Luke)(《星球大战》中的两个人物)对话的核心是“信念”。人的大脑在解决问题和预见未来方面是一部强大的机器,其运转依靠的是一系列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s)。它们周而复始、回环往复,其中最关键的是行动初衷——即最初推动这一循环的因素,所谓反馈循环就是分析-评估-行动的过程,它最终会形成某个结果。行动初衷的作用如下:如果推动你达到目标的初衷缺乏信念,那么反馈过程从一开始就会丧失原动力,因为信念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换言之,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成功,怎么能期待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功呢? 相信别人给你指定的“位置”。 在我们人类的所有观点中,我始终认为危害最大的观点之一莫过于“清楚你的位置”。这一观点有多种表述,其中我唯一欣赏的是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表述:“你唯有勇敢并从容地克服逆境,才能更上一层楼。”这样的田纳西·威廉斯值得欣赏。“清楚你的位置”这一观点固然有害,但是比观点本身危害更大的是它往往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他们让我们觉得自己本该如此,我们除了接受别无选择,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本色。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是谁说的?请翻开那本关于宇宙规则的书,将探讨宿命论的章节指给我看看。这又回到了反馈循环理论。如果这种外人指定的“位置”是行动初衷的一部分,那么你的结果将永远等而下之。 你不想成为颠覆者。 近年来,“颠覆者”一词可谓意义丰富,令人难以承受其重。无论阅读当下流行的心理学还是商业书籍,我都无法确定其利弊。然而有一点看起来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我们大都数人都害怕颠覆一切、石破天惊的思想。其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对危险很敏感,而颠覆行为始终被认为是一种危险。颠覆意味着连贯、稳定和确定的状态一时间将被抛弃,根植于我们内心的防御心理将会紧张起来。然而,有时候你必须跨越这一警惕心理,向前迈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将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你会想“如果明天我死了怎么办呢?” 我们时常这样想。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任何人明天都有可能死去——因此我们更加不能浪费时间,更加不能畏首畏尾,不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你是愿意在后人眼里平庸地死去,还是愿意奋斗不息、战死沙场?这将引出下面一点…… 你想知道别人将如何记住自己。 问题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如果你“明天死了”,别人回忆你时会认为你在生活中仅仅是一个追求四平八稳的人吗——这果真是你的愿望吗?我知道其实许多人希望的正是这一点,因为讣告上这样写比较适宜。“她/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朋友,好……”好并没有错,但是它谈不上伟大。如果你安于做一个好人,就不可能创立丰功伟业。我的意思是:想想别人将如何回忆自己并没有错,但是不能让“还好,不错和四平八稳”那样的想法推动关乎命运的反馈循环,因为如果你那样做,你的思想将会认为一切都不错并安于现状,此外别无所求。 你认为自己的人生角色早已注定,结果你将难以超越现状。 这又回到了上文谈到的“位置”问题,但是这儿揭示的问题更深刻。我们人类倾向于相信被心理学家称为“动因”的力量。我们愿意相信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有首因——即某个动因,无论这是某个人或某种力量。所以我们会想如果自己本应如此呢——如果上天注定我们如此呢?我们应当颠覆现状吗?这一想法显然是错误的——所谓动因不过是我们脑海中的幻想,我们用它来应付困难是为了免于伤痛。你首先必须认清这一点,其次你应当认识到你的人生角色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因——你自己。 你的职业似乎已经稳稳当当,这还不错……不是吗? 这也许还真的不错。然而问题是“职业稳当”真是你的需要吗?也许是这样,而且这感觉很好。但是如果“职业稳当”意味着你无法逾越外界的条条框框,无法达到自己真心渴望的目标,这也许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像很多事情一样,这属于个人选择,这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是应当承认你可以通过获得更大成就不断焕发新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