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齐鲁风俗是什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7:30
齐鲁风俗是什么?
最佳答案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传统深重,是孔孟之乡。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东的民俗风情风格多样,生生不息。在这片土地上,山东民俗艺术叫响全国。
1、由于齐鲁两俗并存,山东民俗自成系列。古时山东分为齐、鲁两国,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民俗并且一直相对存在,互相影响却又自成风格。山东东部是齐国,西部是鲁国。由于两个古国对后人影响至深,至今山东还是被称为“齐鲁”。齐、鲁的不同民俗,形成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齐俗继承东夷文化传统,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鲁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传统,更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
2、山东两大民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和山东高密的扑灰年画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部回答
齐鲁风俗--家族文化
发布日期:2007-08-08

 一、构成  山东的家族,在从前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标记是丧服制的“五服”,按“五服”制,丧服分“斩”、“齐”、“大功”、“小功”、“缌麻”,以此确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九代血亲系统,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远近,“五服”之内,称为“本家”,又称之为“本家本当”,然后才推而及之于同宗同姓。  一姓或一族,往往在家谱中事先标定字号,名为“排辈”。男子起“大名”时,必须取预定的某字为名字的一部分,此字放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辈并不尽同,也有俗传定规。某辈人该用某字,称为“犯”某字,问人辈分是“你犯什么的?”同辈人称为“×”字辈。山东省孔、孟、颜、曾4个古代有影响的大家族,全国一姓同谱,4姓排辈字号相同。  山东一些大户人家还有起“堂号”的习俗。此风到三四十年代仍很流行。“堂号”的命名多取吉语与雅语,如荫福堂、浮吉堂、安书堂、三槐堂、积善堂、福德堂、庆余堂之类。富家或镌匾额悬“客屋”内,一般人家不过将“堂号”写在口袋上、板凳上、帐本上、褡裢上。唯有过年过元宵节时,富家与一般人家都用朱笔书“堂号”于灯笼之上,擎以上街,以为体面。“堂号”之外,在乡间家族外号也很盛行。有以其先人事迹为外号的,如四进士家、三先生家、官儿家、乡约家、地方家等;有以其家族中某一代家长相貌为外号的,如刘大个子家、牟二黑子家、三疤子家、花脸家等;有以其某一代人职业为外号的,如铁匠家、花线刘家、二木匠家、馆子家等;也有以其某一代家长性格为外号的,如大猴子家、山鸦鹊家、二虎家、三小鬼家等,对于此种外号,家族内的人常常讳莫如深,但在村中往往传布甚广。  山东的家庭有夫妇一代家庭、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类型。传统观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业大,人多财多”,所以旧时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家庭较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男女平等、家庭成员平等的要求,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大家庭愈来愈少,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单一家庭占的比例更大。城市中“从妻居”的习俗渐渐成风。  二、称谓  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各地不尽相同,且书面、口语、对人、当面又有许多不同,举要如下:  子女称父母曰双亲、二老、老人家等。  子女称父亲,书面或对人称家父、父亲、老爹、老爷子,当面叫爹、大、大大、爷,近年通行叫爸爸。  子女称母亲,书面或对人称家母、母亲、老太太、老妈,当面叫娘娘、娘。  称祖父为爷爷,称曾祖父为老爷爷,称高祖为老老爷爷、太老爷爷。  称祖母为奶奶、婆、嬷嬷,称曾祖母为老奶奶,称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太老奶奶。  父之兄,书面称伯父,当面称大爷、大大、×爹(大爹、二爹等),或称伯伯。荣成地方称“伯”前冠以小名甚至绰号,如六儿(小名)伯、和尚(绰号)伯。  父之弟,书面称叔父,当面称×叔(二叔、三叔、小叔等)、叔叔,或称×爹(三爹、四爹等)。莱阳地方称叔为爹,但若父辈兄弟甚多,则最小的叔叔称“×达”(如五达)。  伯父之妻,书面称伯母,当面称大娘、大妈或×娘(如三娘、四娘等)。荣成有的地方称母,又在母前冠以名或绰号,如六儿母、和尚母。  叔父之妻,书面称婶、称×娘(如三娘、四娘等)。莱阳地方称最小的婶为小娘。  姐妹,统称为姊妹,当面称姐姐,妹妹、妹儿。  兄弟,统称为兄弟、哥们,当面称兄为哥哥、称弟为兄弟、×弟、老×(如老三、老四等)。  夫称妻,书面曰贤内,对人曰贱荆、贱内、内人、老婆、屋里的、家里的、做饭的、对象、爱人,年老时则称老伴。当面则叫孩他妈或呼其名。  妻称夫,对人称男人、外头的、俺外头、汉们、当家的、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他爹,当面则称孩他爹、他爹或呼其名。  妻对夫之父,对人称公公、公爹,当面随夫称爹、大大、爸爸。  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母、婆婆、婆妈,当面随夫称妈妈、称娘。  妻对夫之兄,对人称大伯子、大伯头子,当面称哥哥。  妻对夫之弟,对人称小叔子,当面称兄弟、弟弟。  妻对夫之姐,对人称大姑子、大姑子姐,当面称姐姐。  妻对夫之妹,对人称小姑、小姑子,当面称妹妹、妹儿。  妻对夫兄弟之配偶,互相对人称妯娌,当面幼称长为嫂嫂,长称幼为弟妹。  兄对弟之妻,对人称兄弟媳妇、弟媳、兄媳子。当面称弟妹或老二家、老三家等。弟对兄之妻,对人当面均称嫂子。  祖父母称孙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  父母称子女为孩子、小的们。称子曰小子、小厮、儿、儿郎,称最小儿子为“老生儿子”;称女为闺女、 儿、丫头,称最小的女儿叫“老生闺女”。称儿媳妇,对人叫媳妇子,当面叫他嫂、老×家的(如老二家的)、老×屋里的,生孩子后有时则叫“小××他妈”、“小××他娘”等。  兄弟之子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姐妹对人称娘家侄、娘家侄女。  另外,对人称继母为后妈妈、后娘,当面一样叫妈或娘;对人称前妻所生子女前窝子儿、前窝子闺女,随娘改嫁的孩子,外人称为“带犊”、“跟脚子”。  三、家务  家务,又称家事、家政,是指一个家族日常生活事务的习俗,山东通常称之为“过日子”,内容非常繁复,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极言其复杂异常。  家务的主要决策者是家长。家长又名家主、户主、当家人、当家的、掌柜的,在旧时一般是男性壮年,在大家族中,往往是长房长支的壮年男子。在旧时代的家长制家族中,家长具有绝对权威,对内维持家族秩序,对外代表家族全权处理事务,是旧制度下家庭的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俗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将家长以外的家庭成员统称为“家属”。  家务琐事的具体管理者、家务习俗的主要传播者是家庭主妇。主妇又称内当家、内掌柜的、管家婆,一般是家长的妻子,是由“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婆”。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家庭起很大的作用,因又有“表壮不如里壮”之说。这些人世代理家积有许多经验,传为谚语,很有可咀嚼的地方。比如,她们着重于“过日子”的统盘筹算,有语曰:“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她们注意节约用粮,从粮食尚充足的时候开始,叫作“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她们总结处理儿媳之间矛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论为“会当婆婆两头瞒,不会当婆两头传”。  旧时的家务劳动,主要都由妇女承担。从前山东地方概括家庭妇女的生活,常常说“整年围着锅台转”,或者说“磨台(抱着磨棍推磨)-锅台(刷锅做饭)-炕台(缝缝补补,抚养孩子)”。因为对妇女的家务劳动格外看重,各地都有考验新媳妇的习俗。文登、荣成一带,新媳妇进门,婆母先看其糊“粑粑”(玉米饼子)、擀“面汤”(面条),此两般精,则媳妇可称“不拙”,第一印象不坏。鲁西南一带媳妇入门先看织土布的手艺,再看摊煎饼的本事。潍坊一带新媳妇又必亲做布饰件送公婆、小姑,也是为的显示针线活计不赖。  在当代生活中,随着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妇女主要承担家务劳动的旧俗在逐步改变,专制的家长制也渐被民主家政所代替。  四、家产  家产,俗称家财、家私、家业、家计、家当。兄弟数人结婚后仍合族而居的,称为“在伙”。“在伙”时,家产掌握在家长手中,其情形是“凡同居,财产归公,子弟无私蓄,惟妇人奁资及新妇所收拜钱则为私有。若父母伯叔或耗损家产,子弟可婉谏,不得强阻,不得私以财产授人,即窃立契约,亦不生效。夫在妻亦如之。”(民国《莱阳县志》)  在旧时的父系大家族中,关于家产的种种风俗,主要表现在财产继承方面,而财产的继承,又集中表现于分家的风俗。  分家,又称析产、析炊、分居。旧时分家的习俗是“凡析炊,父母在则父母主之,或邀戚族参加,殁则遵遗嘱,并请戚族尊长主之,大率除养老、祭田、公物外,皆兄弟均分,并祭告祖先,以拈阄为定。女子无论已嫁未嫁,皆不得参与。拈阄后则立分书或分单。若长子特除,则谓之‘长子份’”。“至析炊各立门户……寡妇子幼,或以房产授人,须得伯叔同意。”(民国《莱阳县志》)稍后,各地通行的分家习俗是,请来“中人”(又称知见人),当面将土地、房屋、财产、老人赡养,都要在“分单”(又称分书)上写清楚。“分单”用红纸,几个人分家备几份,新分各户和“中人”都要在“分单”上签字画押。许多地方,分家又有请娘舅到场的习俗。娘舅到场主要替其姐妹说话,争养老土地、争养老财产、争分家后受赡养的较好条件等。从前分家,多是在几个儿子都结婚后进行,近年则多半结了婚就分出去,独子婚后一般也与父母分家。分家的手续较从前简单,除娘舅参加之外,不再请“中人”,改请村干部参加,将粮食、财产在“分单”上写清,家庭承包土地,由村干部主持分开,讲清从几月几日另立炉灶吃饭就可以了。  从前的家产继承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长子长孙为主要继承人。这是从前财产分配的主要形式。分家的时候,长子多分了财产,他的儿子还要再分“长孙地”。这样,辈辈长子都占着这样的优势,就使得长支一般都较末支为富,所以一村一族当中,一般是辈分小的家族富户多,辈分大的家族穷人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哥俩分家”、“哥仨分家”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总是说,大哥分了许多好东西,小弟弟分的东西少得可怜。故事总是把大哥塑造成一个贪财、狠心的角色,而对温顺的小弟弟充满了同情。  第二种,是以幼子为主要继承人。往往是在长子、次子结婚之后,依次使其带走一部分财产分居出去,主要财产留给幼子继承,而由幼子负责最后赡养老人和负责殡葬。这是与长子继承制对立的一种形式,常常引起长子的不满,甚至与父母兄弟反目,将“活不养,死不葬”等条文写入“分单”。  第三种,是老人与几个儿子平均分配财产,或者谁最后赡养老人谁继承老人财产,或者共同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分配遗产。近年来这种形式日渐增多。  山东地方从前女子婚后是不能再到娘家继承父母财产的,在农村,这条陈规至今根深蒂固。  分家之后对丧失劳动力的老人的赡养,从来有多种形式,现今流行的大体有这样几种:一是老人单独起灶,诸子分摊粮草钱,按月交给老人;二是老人固定一家吃饭,其他几个儿子按月或按季拿粮、拿款;三是老人的口粮田交一个儿子耕种,这个儿子管粮,其它几个儿子只摊钱不摊粮;四是老人轮流到几个儿子家里吃饭,俗称“轮饭吃”,每家或五日,或十日,或半月,或数月,由兄弟几人议定。  与家产继承有很大关系的一项习俗是“出嗣”与“过嗣”(也叫“出继”与“过继”)。这是指家族中没有儿子的户,可以从近支侄辈中“过继”一人为子,“过继”之后,一切称呼、礼仪、财产继承,甚至死后上宗谱,都要与出继后的父母相一致。“过嗣”、“出嗣”,族中人视为大事,举行仪式必由立嗣人请族中长者与出嗣人生父等到场,且必郑重立下“过嗣单”与“出嗣单”。

参考资料:http://www.sdqb.gov.cn/hwjy/qlwh/200909/a1f61698-e6fc-44db-b99b-5215fd175452.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1,2二溴乙烯的化学式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负载是什么关系,求公式解析
晋江汽车站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婚纱相框在客厅如何摆放
保险螺栓选用C级,试问,其型号应选用下列何
打开播放器显示芒果tv停止运行是怎么事
听说现在已经银行卡不用开网银也可以购物吗?
我属鼠今天打麻将和我的属相犯冲吗
坪东加油站便利店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
百合花适合送什么人,送老婆好吗
进行抗震设计时,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
东营哪里有对外开放的羽毛球馆
梦想物语 修改器 用什么可以修改
中金珠宝行·金地店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
提示上面的wwWjj614就是这地止,可是为啥却没
推荐资讯
盗版win7旗舰版可以正常升级win10专业版吗
如何在单位内网建Excel服务器?
怀孕了男方不负责警察局会管吗
可以调中高音低音的音箱,一般是调到最大还是
百花山庄度假村-大堂吧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
流浪猫模拟如何找配偶
顺丰快递官网签收人信息
Jim has small nose and big eyes.这里为什么
现在女生做什么工作好些
如果背书不连续 即背书在实质上的不连续 付款
色河邮政支局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玩生死狙击怎么不让别人挤出去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