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8:35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4-03 08: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乙]郗嘉宾①丧,左右白②郗公③:“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注释:①郗嘉宾:郗超,字嘉宾,郗的长子。②白:禀告、报告。③郗公:即郗愔。(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而/子敬/先亡B.便/索舆/来奔丧C.便/径入/坐灵床上D.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语时了不悲( )(3)因语左右( )(4)一恸几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________________(2)公往临殡,一恸几绝。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的王子猷和乙文中的郗公在人亡时都“不悲”,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4-03 09:45
答案:1.D;解析:(1)正确划分: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2) (1)(病)重。 (2)全,完全。 (3)告诉。 (4)哀痛,极度悲哀。(3) (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郗愔去参加殓礼,一下子哀痛得几乎气绝。(4)王子猷、郗公在人亡时都“不悲”,他们只是强自抑制自己悲痛的情感,尽管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并不等于他们内心不悲伤。这是当时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的一种表现。(5) 答案:①叙事概括,语言简洁。②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参考译文: 郗嘉宾死了,手下的人禀告郗愔说:“大郎死了。”郗愔听了,并不悲伤,随即告诉手下人说:“入殓时可以告诉我。”临到入殓时,郗愔去参加殓礼,一下子哀痛得几乎气绝。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4-03 10:33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