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的城市多有外国名城的美喻别称,例如哈尔滨之为“东方莫斯...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8:25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1-03 14: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①中国的城市多有外国名城的美喻别称,例如哈尔滨之为“东方莫斯科”、苏州之为“东方威尼斯”等等。繁华一时的上海向有“东方好莱坞”、“东方巴黎”的美誉,只不过那是过去的事了。今天,当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雄心勃勃地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时,“东方巴黎”的桂冠似乎还“名花无主”。 ②80年代以来城市文化格局的变化重组,挟港台文化之势的广州一时成为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略近好莱坞之相。风云激荡的北京则出人意外地成为“另类”艺术和文化的乐土,吸引着星夜奔驶的外省青年,“流浪北京”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命运。八百年古都的香火竟也点燃了先锋艺术的星火,于是,“圆明园”不记录了百年国耻,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成为凭吊近十年文化的一个“圣地”。 ③文化中心的嬗变和逆转是一个发人省思的话题。正如传统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个源流、两种传统,北京文化也具有两个空间和两种品性——它不仅是体制文化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中心,并有中国最宽容、最活跃的民间文化空间,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心。兼容并蓄的北京生成着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气象,使之成为与中国大多数城市绝不相同的富于磁力的城市,渐呈艺术之都巴黎的恢弘峥嵘之势 ④这是一个难解的当代文化之谜。这一事态如发生在上海,似乎更为顺理成章。这里没有法租界、咖啡馆、法国梧桐和法国大菜,没有欧风美雨的浸润;甚至也没有了历经沧桑、雄踞四野的城墙和城门,没有了茶馆和会馆,以及四合院里的肥狗、胖丫头、金鱼缸和石榴树。若说起北京和巴黎的关联,只是曾有过一所中法大学;此外,便是大革命时代的激进和激情,以及文化之都暗中传递继续的文气文脉了 ⑤两个文化之都的差异清晰可见。一位中国留学生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比较过北京和巴黎:位于永定河之北的北京是典型中国式的“单岸城市”,塞纳河横贯的巴黎则是欧洲式的“双岸城市”;北京的城市格局是方正规整的“井田效应”,巴黎则是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涟漪效应”;北京城市以西向和北向为主的发展潜含了一种“内陆取向”,而巴黎沿西北发展的“历史性轴线”,表现了一种明确无误的海洋取向。 ⑥当代北京的现代化取向或许并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现代文化在本土生长,已形成直接吸纳世界文化的相应机制。后者曾经是上海重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之一。回过头来看,经由港台转手倒卖外部文化,终究是难成大器、难以远行的。令人遗憾的是,以“国际化”定位的许多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就城市建设面貌、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等许多方面而言,都只是港台文化的拙劣翻版,距主流文明相去甚远;即便是北京文化,在这许多方面同样是亟待改进的 第②段说,圆明园“成为凭吊近十年文化的一个‘圣地”’,是针对哪些现象而言?(不超过30字) 第③段说北京“渐呈艺术之都巴黎的恢弘峥嵘之势”,请简要说明一下原因。(不超过40字) 第④段画线句子表现了 (不超过10个字);与第⑥段中“外部文化”相对应的概念应是 文化。 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几座城市的文化特点; ①广州: ; ②上海: ; ③北京: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1-03 15:02
【小题】 由于“另类”艺术文化和先锋艺术的吸引,外省青年“流浪北京”。 【小题】 不仅是体制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中心,而且有民间文化的宽容和活跃,成为通俗流行文化中心。 【小题】 巴黎和北京的文化差异(或:两个文化之都的差异) 本土文化 ①商业化的通俗流行文化重镇 ②现代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 ③兼容并蓄的八百年古都 解析: 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03 16:26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