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出自哪里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8 11:34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4-27 13:17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4-27 14:02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4-27 14:48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3、“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4、“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3、“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4、“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