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20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23:14
(20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一定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6分)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大变革。(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最佳答案
(答案→)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大变革。(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可联系答 案 网客服索取。
全部回答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为什么女友不愿意让自己对象去她家 她经常来
丝瓜能和莲藕一起炒吗
请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复试公平公正吗
余发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海蛎子吃了会长高吗?海蛎子有什么作用?
如何查找证书
手被烫红了怎么办
主麻阿訇羊羔肉馆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
怎么样看待11岁小孩自私行为?讲话没大没小?
一个星期能学会什么?
从西安到黄果树瀑布坐飞机
我的STEAM帐号怎么绑定不了我的完美电竞的帐
小米6普通手机实体店有售吗
为什么双马加起来是驾字
怎么用五笔打出空白字
推荐资讯
音乐的英文怎么读
下列各项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
萨摩耶掉毛正常吗?
沈阳哪里有开解青少年情绪心情的好的教师啊(
从民营企业来看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日本天皇投降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福州北站到顺德容桂的大巴21号有没有票
求一部跟假面超人很像的片子,时间太久了,记
液晶电视挂墙上离地面多高
c语言: 为什么会输出65535?
几年前央视一套放过的战争片
同学们做了25面黄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20%,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