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前两句是什么意思. 这些辞都是从哪来的? 有何深意.
谢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解说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7:32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12-23 12:3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12-23 13:33
意思是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出处:六祖慧能《坛经》
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表现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扩展资料:
此诗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
“本来无一物”指的是菩提体性,本自离一切相,无染、净等任何二边分别,觅尘垢了不可得,无可拂拭。
“何处惹尘埃”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译文:常常打扫,不要让它染上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偈
出处:六祖慧能《坛经》
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表现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扩展资料:
此诗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
“本来无一物”指的是菩提体性,本自离一切相,无染、净等任何二边分别,觅尘垢了不可得,无可拂拭。
“何处惹尘埃”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译文:常常打扫,不要让它染上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2-23 17:24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释摘自网页,我再谈谈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尘即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当然身的相和前世有关了,尘是妄念,自性是圆满的清净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发,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称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圆满清净,其性空,缘起缘灭,非常自在,根本没有妄念,有何谈有染!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议,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离开渐悟谈顿悟,那是口头禅。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2-23 16:10
出自<六祖坛经>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 3楼网友:猎心人
- 2021-12-23 16:00
六祖24岁到黄梅去见弘忍大师,在五祖处说了一首悟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是因为他看了神秀大师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此基础上而作。
也就是说神秀大师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础。当时神秀大师当然也已经悟道了。
这两首悟道偈,一个是讲修行的方法和过程,另一个是讲修行的结果。
就像一个人讲苹果的味道,另一个人讲如何栽培苹果树一样。如果没有前面的种树、培树,怎么会有后面又香又甜的苹果呢?
所以弘忍大师给他们两个印证:神秀大师是正确的,好好修下去不会堕落。六祖是错的。
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六祖坛经》,都赞叹六祖的偈子,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实际上两首偈子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方法,按此去修,一定会成就。
六祖可以说是“东方如来”,但对中国佛教的后学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六祖拿到衣钵后,躲在猎人队伍里隐修了15年。为什么他彻悟了本来面目还要隐修呢?
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缘未成熟,在等待因缘。
实际上他当时虽然已经悟道了,但还没有实践,还不算圆满。
比如你走进这个山洞算是入道了,只有走出这个山洞才算圆满,走不出去就不算圆满。就像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华寺,到了目的地后,还要回到原地才叫圆满。
这也就是佛门里讲一定要“亲履本地风光”,不能道听途说的原因。
研究佛学的人能不能开悟?从理论上讲可以,但从事上看则不能证果。
公元502年,从印度来的智药禅师把我们这里称为灵鹫山。因为他看到这里的山与印度的灵鹫山极其相似,于是就在此创建了灵鹫寺。
六祖39岁离开这里时(公元677年),将灵鹫山改为东华山,将灵鹫寺改为东华寺。六祖当然知道自己的因缘,因此才改名。他原本想在这里弘法,广度众生,一个偶然的机缘被请到了曲江县,从此便在曲江一带弘化。
翁源县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南朝梁554年设县),当时六祖为什么把灵鹫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山、东华寺呢?为什么我说六祖是东方如来?你们用心慢慢参究就会明白。中国古时候称为“东土”“华夏”。
六祖39岁开始出来弘法,十几年后形成了旷世杰作《六祖坛经》。
《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也就是说六祖24岁开悟,57岁才形成他自己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
《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根据六祖的思想、见地、弘化过程写成的。法海禅师是当时的文学泰斗,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而六祖的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两个人合作所写的《坛经》必然空前绝后。
六祖从24岁悟道至57岁这33年中,15年出世间法的修炼,十几年世间法的磨练,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才彻底地转变。
一切都经历了,怎么可能不成熟、不圆融?
我们现在出世间法没有专修(隐修),世间法也没有修,怎么可能成就呢?
我自己虽然学佛十多年,但世间法一窍不通,几乎是一片空白。
所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两堂课,哪一堂都不能缺。
犹如两只脚走路,你迈出左脚,紧跟着还要迈出右脚,否则无法走路。
修行也是如此,只懂一方面是不平衡的,一定会偏激。
为什么古人得到“根本智”(出世间学问)以后,还要去寻找“后得智”(世间学问)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古人讲:“但得本,何愁末。”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全对,把后人害苦了。
看问题要从各个角度,方方面面反复地看。一个人成道以后是什么样子?做凡夫时又是什么样子?悟前悟后要结合起来看。
有的人看问题总爱偏激,抓住一点以偏概全。
我常拿女人生孩子作比喻,人们都说生孩子是在阎罗殿门口,与阎罗王很亲近,生死攸关。
但是对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尤其是对男人来说,只能理解,绝不可能体会。
就像一本书上所讲,未生过孩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未做过母亲的女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现在我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只有当了家才知道节约钱财,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现在的人看《六祖坛经》,只看到六祖所证的“果”,没有看到他修证的过程。
《坛经》是六祖57岁时的境界。我们只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是不可能有体验的,这叫做“倒果为因”,最后只能误己又误人!
当一个人获得“根本智”以后,再去学“后得智”,的确要容易得多。
因为已经有了择法眼(慧眼)。你想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销”出去,必须用“后得智”来配合才行。
比如厂家将饼干装盒不仅是为了销售的方便,也是为了更好地推销。又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左右两只脚都迈步才能往前走。有好饼干,没有好的包装不圆满;有好的包装,没有好的饼干,更不圆满。
你的世间法做得再好,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作灵魂、作脊梁,也是空虚的。
当一个人在物质上没有保障时,绝对不会去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其实人对物质的需求很容易满足,真正难满足的是精神与灵魂的需求。是精神和灵魂哭喊着要修行,是它们的需要。
——摘自《万行开示:修身与论六祖》
万行大和尚简介: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 4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2-23 15:24
这个说来话长了。
这个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他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则对大师兄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佛法的修为及境界上来看,慧能的显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终慧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你可以理解为“掌门人”)。
大师兄神秀的诗是这样理解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而慧能则这样来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镜子本来就不是镜子,而是比喻清静的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二者的差异在于,神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意象来表达自己感悟,而慧能则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了。
- 5楼网友:鱼忧
- 2021-12-23 14:26
文学课代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