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正七品?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9 22:13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12-19 19:13
清代前期正七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2-01-22 05:24
百度
连续签到赢财富! 点击签到>
清朝官员结构,譬如,六部有哪些官员,官居何品。简而言之就是,清朝官员上下级的分类。
2012-08-04 | 分享
例如:
内务府 六部(吏部掌人事、户部掌财政、礼部掌礼仪、兵部掌军政、刑部掌司法、工部掌建设)正二品:尚书(吏部1人、户部1人、礼部1人、兵部1人、刑部1人、工部1人)正三品:侍郎(吏部2人、户部2人、礼部2人、兵部2人、刑部2人、工部2人) 翰林院(皇帝伴读、拟写圣谕、皇子讲师等)正五品:翰林学士(1)从五品:侍读学士 (2人)、侍讲学士(2人)正六品:侍读(2人)、讲侍(2人)从六品:修撰(状元所授予)正七品:编修(榜眼、探花) 太医院(管理宫廷以及贵族诊断、制药)正五品:院使(1人)正六品:院判(2人)正八品:御医(4人)从九品:吏目
满意回答
你上面写的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还要问啊,只不过在清朝六部的尚书皆是从一品的官职,而侍郎则是正二品,同明朝有点区别。基本中央的官僚机构和官员的品级设置都同明朝差不多,因为清朝是承袭明朝的制度。而地方上则有点不同,每一省设一巡抚(从二品,一般会加个兵部侍郎衔什么的),作为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并设布政使(从二品)和按察使(正三品)作为巡抚的副手。一省或多省设一总督(从一品,一般回),比如闽浙总督,直隶总督。这个督抚制在明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例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
清代官员的品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gzhgp | 2012-08-06
0
0
作业帮
宝宝知道
一点资讯
美颜相机
美拍
玉米助手
都市言情
百度助手
爱情小说
春雨医生
找对象
为您推荐
相关问题
清朝时期政府的官员如何划分的6
关于清后宫嫔妃官品划分30
谁能详细说说清朝官吏制度的分类31
关于清朝官员皇帝的帽子种类15
清朝的官吏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多少个省?20
清朝历代皇帝时间划分35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清朝前期...”的问题
其他回答
我记得很多官职是有满汉之分的,就像六部尚书,还有满尚书和汉尚书。
【小言】 | 2012-08-10
0
0
文官官职: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
连续签到赢财富! 点击签到>
清朝官员结构,譬如,六部有哪些官员,官居何品。简而言之就是,清朝官员上下级的分类。
2012-08-04 | 分享
例如:
内务府 六部(吏部掌人事、户部掌财政、礼部掌礼仪、兵部掌军政、刑部掌司法、工部掌建设)正二品:尚书(吏部1人、户部1人、礼部1人、兵部1人、刑部1人、工部1人)正三品:侍郎(吏部2人、户部2人、礼部2人、兵部2人、刑部2人、工部2人) 翰林院(皇帝伴读、拟写圣谕、皇子讲师等)正五品:翰林学士(1)从五品:侍读学士 (2人)、侍讲学士(2人)正六品:侍读(2人)、讲侍(2人)从六品:修撰(状元所授予)正七品:编修(榜眼、探花) 太医院(管理宫廷以及贵族诊断、制药)正五品:院使(1人)正六品:院判(2人)正八品:御医(4人)从九品:吏目
满意回答
你上面写的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还要问啊,只不过在清朝六部的尚书皆是从一品的官职,而侍郎则是正二品,同明朝有点区别。基本中央的官僚机构和官员的品级设置都同明朝差不多,因为清朝是承袭明朝的制度。而地方上则有点不同,每一省设一巡抚(从二品,一般会加个兵部侍郎衔什么的),作为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并设布政使(从二品)和按察使(正三品)作为巡抚的副手。一省或多省设一总督(从一品,一般回),比如闽浙总督,直隶总督。这个督抚制在明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例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
清代官员的品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gzhgp | 2012-08-06
0
0
作业帮
宝宝知道
一点资讯
美颜相机
美拍
玉米助手
都市言情
百度助手
爱情小说
春雨医生
找对象
为您推荐
相关问题
清朝时期政府的官员如何划分的6
关于清后宫嫔妃官品划分30
谁能详细说说清朝官吏制度的分类31
关于清朝官员皇帝的帽子种类15
清朝的官吏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多少个省?20
清朝历代皇帝时间划分35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清朝前期...”的问题
其他回答
我记得很多官职是有满汉之分的,就像六部尚书,还有满尚书和汉尚书。
【小言】 | 2012-08-10
0
0
文官官职: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2-01-22 06:47
不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