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摆放顺序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09:36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1-26 19:55
十八罗汉摆放顺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1-26 20:03
(1)宾度罗跋罗堕阇(Pindolabharadvaja),坐鹿罗汉: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欢喜罗汉: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4)苏频陀(Suvinda),托塔罗汉: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5)诺矩罗(Nakula),静坐罗汉: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6)跋陀罗(Bhadra),过江罗汉:过江似蜻蜓点水。
(7)迦理迦(Karika),骑象罗汉:本是一名驯象师。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笑狮罗汉: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9)戍博迦(Jīvaka),开心罗汉: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10)半托迦(Panthaka),探手罗汉: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11)罗怙罗(Rāhula),沉思罗汉: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12)那伽犀那(Nāgasena),挖耳罗汉: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13)因揭陀(Añgaja),布袋罗汉: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14)伐那婆斯(Vanavāsi),芭蕉罗汉: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15)阿氏多(Ajita),长眉罗汉: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16)注荼半托迦(Cūlapanthaka)。看门罗汉:为人尽忠职守。
第十七罗汉: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后据民传转世为济公活佛,惩恶扬善,普救众生。
第十八罗汉: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至于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联。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Hāritī)的配偶半支迦(Pañcika)有关。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欢喜罗汉: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4)苏频陀(Suvinda),托塔罗汉: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5)诺矩罗(Nakula),静坐罗汉: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6)跋陀罗(Bhadra),过江罗汉:过江似蜻蜓点水。
(7)迦理迦(Karika),骑象罗汉:本是一名驯象师。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笑狮罗汉: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9)戍博迦(Jīvaka),开心罗汉: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10)半托迦(Panthaka),探手罗汉: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11)罗怙罗(Rāhula),沉思罗汉: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12)那伽犀那(Nāgasena),挖耳罗汉: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13)因揭陀(Añgaja),布袋罗汉: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14)伐那婆斯(Vanavāsi),芭蕉罗汉: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15)阿氏多(Ajita),长眉罗汉: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16)注荼半托迦(Cūlapanthaka)。看门罗汉:为人尽忠职守。
第十七罗汉: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后据民传转世为济公活佛,惩恶扬善,普救众生。
第十八罗汉: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至于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联。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Hāritī)的配偶半支迦(Pañcika)有关。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1-26 21:41
(1)宾度罗跋罗堕阇,(2)迦诺迦伐蹉,(3)迦诺迦跋厘堕阇,(4)苏频陀,(5)诺矩罗,(6)跋陀罗,(7)迦理迦,(8)伐阇罗弗多罗,(9)戍博迦,(10)半托迦,(11)罗怙罗,(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迦,(17)大迦叶,(18)阿难。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