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14:41
- 提问者网友:聂風
- 2021-02-24 10:58
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有什么主要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2-24 11:12
主要内容如下:
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1.目标成本法模型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3.价值链模型
4.产能与瓶颈问题
5.成本动因概念
二、成本术语与会计报告
1.理解成本术语
i.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ii.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iii.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
iv.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v.承诺成本/酌量成本
vi.产品成本/期间成本
2.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
三、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流
1.成本流的步骤
2.成本流的公式
3.成本流的分录
四、实际/正常/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2.正常成本法
3.标准成本法
五、吸收/变动成本法
1.为什么采用变动成本法
2.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
3.用两种方法计算营业收益
六、联产品成本法
1.联产品的生产流程
2.基于市场价值的分摊法
i.分离点上的市场价值法
ii.固定毛利率法
iii.净可实现价值法
3.物理指标分摊法
七、分批/分步/经营成本法
1.分批成本法
i.分步成本法的步骤
ii.废品/返工/废料的处理
2.分步成本法
i.分批成本法的步骤
ii.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
3.经营成本法
八、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
1.为什么使用作业成本法
2.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增值与非增值作业
我发的是周正业的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1.目标成本法模型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3.价值链模型
4.产能与瓶颈问题
5.成本动因概念
二、成本术语与会计报告
1.理解成本术语
i.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ii.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iii.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
iv.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v.承诺成本/酌量成本
vi.产品成本/期间成本
2.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
三、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流
1.成本流的步骤
2.成本流的公式
3.成本流的分录
四、实际/正常/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2.正常成本法
3.标准成本法
五、吸收/变动成本法
1.为什么采用变动成本法
2.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
3.用两种方法计算营业收益
六、联产品成本法
1.联产品的生产流程
2.基于市场价值的分摊法
i.分离点上的市场价值法
ii.固定毛利率法
iii.净可实现价值法
3.物理指标分摊法
七、分批/分步/经营成本法
1.分批成本法
i.分步成本法的步骤
ii.废品/返工/废料的处理
2.分步成本法
i.分批成本法的步骤
ii.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
3.经营成本法
八、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
1.为什么使用作业成本法
2.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增值与非增值作业
我发的是周正业的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2-24 12:15
1.长期性。
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全局性。
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
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3.外延性。
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4.抗争性。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