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历里面的持斋和犯戒是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3:07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3-19 15:26
佛历里面的持斋和犯戒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3-19 15:34
一、持斋,佛教修行制度之一。佛戒遵守斋法不违犯,叫持斋。“斋”有二义:①过中午不食为斋,即八斋戒中的一斋:不食非时食,如过午再食,便是非时食。《释氏要览》卷上:“佛教以过中午不食名斋。”②素食称斋。优婆塞、优婆夷每月于六斋日所持八斋戒只吃素食,名为吃斋。古人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即洁身清心,以示虔敬,亦称为斋,又叫斋戒。
关于持斋之由来,《大智度论》卷十三载(大正25·160a)︰‘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又,持斋之日有三斋日、六斋日、十斋日之分。相传此斋日有诸天神莅临考察,并记录吾人之非行。故必须斋戒清净,谨慎三业云云。
二、犯戒,指违犯戒律。
《法苑珠林》卷一○九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法苑珠林》卷九九:“我虽病急,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
每个人都有犯戒的时候,出家人有时候犯戒的次数比在家人还多,并不是出家人做错的事情多,而是因为在家人没有什么需要遵守的戒律。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
关于持斋之由来,《大智度论》卷十三载(大正25·160a)︰‘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又,持斋之日有三斋日、六斋日、十斋日之分。相传此斋日有诸天神莅临考察,并记录吾人之非行。故必须斋戒清净,谨慎三业云云。
二、犯戒,指违犯戒律。
《法苑珠林》卷一○九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法苑珠林》卷九九:“我虽病急,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饮此酒。”
每个人都有犯戒的时候,出家人有时候犯戒的次数比在家人还多,并不是出家人做错的事情多,而是因为在家人没有什么需要遵守的戒律。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19 16:19
持斋、吃斋真正含义是过午不食。不吃荤腥叫吃素或茹素。但是现在通俗的说法吃斋就是吃素。
戒指戒律,就跟我们现在的法律意思差不多。犯戒就好比犯法,是有罪过的,将来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在佛教讲是要背因果的。
持戒、守戒、不破戒就是不做恶事,自然不会得恶报。比如天天吃素做不到,那就一个月里十天做到,如果十天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做到,如果初一十五也做不到,那就天天在造恶,恶就越造越大,做到一天就少造一天的恶业,将来少受恶报。
阿弥陀佛!
戒指戒律,就跟我们现在的法律意思差不多。犯戒就好比犯法,是有罪过的,将来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在佛教讲是要背因果的。
持戒、守戒、不破戒就是不做恶事,自然不会得恶报。比如天天吃素做不到,那就一个月里十天做到,如果十天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做到,如果初一十五也做不到,那就天天在造恶,恶就越造越大,做到一天就少造一天的恶业,将来少受恶报。
阿弥陀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