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如何处理窑内结圈和结球问题?谢谢!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15:20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2-26 04:02
请问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如何处理窑内结圈和结球问题?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2-26 05:40
一、窑内结圈问题预分解窑后结圈的原因
1.1煤粉水分大
我公司使用的煤粉挥发份在30%左右,热值在26000kj/kg, 属于易燃易爆煤种,为保证煤磨(规格φ2.8m×5m+3m, 风扫磨,篦冷机取热风)的安全运转,煤粉的水分控制较高,在3%左右。由于煤粉水分高,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使液相提前在过渡带出现,形成结圈。如果煤粉的细度波动,煤粉的不完全燃烧现象更严重,有时一个班就能形成结圈。
1.2 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
由于我厂原料外购,成分波动较大,预均化堆场的均化效果不很理想,造成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大;生料磨产量波动、配料调整滞后性等原因也会引起生料成分波动,这样很容易使窑内产生后结圈。由于成分的波动,使生料的易烧性发生改变,窑的喂煤调整又不能及时跟上,从而使易烧的生料提前产生液相,黏结在窑衬上,产生结圈,特别是当熟料中的MgO含量到3%时结圈极易形成。
2.采取的措施
2.1 为提高煤粉质量,保证煤磨安全,对煤磨进行改造:1)在入磨的热风管道与篦冷机之间加沉降室,防止粉状熟料进入磨机。 2)把磨机的进料螺旋加高2厘米并打浇注料,防止煤粉沉积。 3)加强系统的密封,减少漏风。通过以上措施煤磨的入口温度从230℃提高到260℃,磨机出口温度从60℃提高到65℃,煤粉的水分在1%左右, 满足了烧成的需要。
2.2 为减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采取的措施有: 1)严禁不合格的原料入厂,并对成分波动大的原料分批、分堆堆放。2)严格物料的堆料作业程序,提高物料的预均化效果。3)稳定生料磨产量,避免由于生料产量波动引起的化学成分波动。4)生料配料系统采用计算机配料,使入窑生料的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2.3 严格执行薄料快转制度。三班统一操作, 严格执行薄料快转制度,严禁慢窑大料、顶火逼烧。薄料快转,使物料在窑内的翻滚次数增加,有利于熟料的烧成;窑内物料较薄,有利于窑内的通风;窑速较快,物料不容易黏附. 我公司的窑速从3.4 r/min提高到3.7r/min后,窑结圈的情况有很大好转。另外,投料时在保证熟料烧成的前提下,尽量要快,我公司在窑保温时,从投料到正常大约用30分钟,避免了投料期间由于时间长、窑速慢,风、煤、料匹配不合理引起的结圈。
2.4 当结圈有形成迹象时,化验室及时调整配料, 主要是提高n, 减少液相量,控制结圈的形成,熟料率值的调整情况及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见表。
项目熟料的化学成分% 率值矿物组成% Loss Sio2Al2O3Fe2O3CaOMgOfCao KH
np C3SC2SC3AC4AF调整前0.6021.935.003.0565.872.790.970.922.721.6463.5814.928.089.27调整后0.6622.034.813.0265.692.721.180.9192.811.5963.5715.367.62 9.18
2.5 当有结圈迹象出现时,规定每班移动煤管一次,对内外风也要适当调节,使结圈在冷热交替的状态下难以形成。
二、窑内结球问题1 产生频繁结球的原因 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及煅烧情况,分析认为窑内频繁出现结球由以下因素造成。1)煤质波动的影响。结球期间熟料热耗明显偏高(原正常情况下熟料热耗波动在600×4.18~700×4.18kJ/kg范围,而结球这段时间熟料热耗波动在600×4.18~1160×4.18kJ/kg范围);且此间煤质很差,灰分高(Aad=32%-38%)且热值低(Qnet.ad=4600×4.18~5300×4.18kJ/kg),操作参数又未能作很好的配套调整,从而直接导致煤不能完全燃烧,窑内出现大量还原气氛;大量煤灰沉积在窑内,导致了液相量的增加,又加剧了结球的可能,使窑的状况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由于接连打球造成窑启停频繁,也导致熟料热耗的高涨。原用煤粉与结球期间煤粉工业分析及煤灰化学分析对照表见表一。表一、原用煤粉与结球期间煤粉工业分析及煤灰化学分析对照表 项目日期 Mad(%)Vad(%)Aad(%)Fcad(%)CRCQnet.ad×4.18(kj/kg)SiO2(%)Al2O3(%)Fe2O3(%)CaO(%)MgO(%)一月份0.9715.1327.9056.003564855.6424.807.056.762.33三月份0.7514.0635.5049.693499856.8125.955.856.942.62 2)熟料液相量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在1450℃时,熟料液相量应在25%左右;而结球期间达到27%~29%(未考虑熟料中的R2O对液相的影响,如果加上R2O的影响则更高)。因从2008年2月21日到3月16日(窑换镁砖后),熟料中氧化镁含量高,其w(MgO)=4%~5%(主要是窑内镁砖带入和原料石灰石中w(MgO)= 3%左右偏高造成),从而导至了液相量增高。3)熟料中硅及铁铝的影响。根据以住数据分析,当熟料煅烧状况良好时,熟料中的w(SiO2)都在22%~23%之间,但在2008年1月-2008年3月期间,熟料中的w(SiO2)低于此范围,基本上在20%~22%之间;正常时熟料中SM值一般在2.8-3.0之间,而频繁结球期间SM值降为2.2-2.4;在正常情况下熟料中w(Al2O3+Fe2O3)<9%,而该段时间铝铁量合计在9%左右,属于边缘数据,也增加了结球的几率。2 处理窑内结球的措施2.1 调整配料方案、控制煤粉质量(1)针对煤灰分高,相应煤灰带入熟料中的Fe2O3、Al2O3同样增高的问题,采取措施如下:一是降低Fe2O3的含量,减少铁矿必要时甚至可取消铁矿配料,以调整铁控制指标;二是取消页岩配料,用砂岩兼作硅铝质原料,以提高熟料硅酸率;三是加强生料的质量监控,减少生料波动,及时调整配料方案;四是在稳定LSF(113±2.0)值的情况下,确保熟料SM值2.9±0.1,IM值控制在1.6±0.1。这样,硅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液相量,防止由于液相量过大,造成窑内结圈、结球及形成还原气氛,改善窑内煅烧状况;铝氧率的提高可增加液相黏度,控制飞砂料的出现。此外,通过调整煤磨研磨体级配,降低了成品煤粉细度筛余值,改善燃煤的燃烧性能;并加强进场原煤的质量管理,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原煤(如煤矸石多的原煤等)要坚决拒收。(2)稳定入窑生料成分。因入窑生料成分不均匀、喂料量不稳定、煤粉制备不合格(太粗)等原因,也易引起窑内结球,因此生产中要加强稳定入窑生料成分的系列管理举措,尤其要对形成窑内结蛋的前提条件[配料方案中的w(Al2O3+Fe2O3)高,w(SiO2)低]的控制。生产中严格控制熟料中:w(Al2O3+Fe2O3)<8.5%,液相量:L=24%~26%,w(SiO2)=22%~23%;生料中:w(R2O)<1%, w(Cl-)<0.015%;燃料中:w(SO3)<3.0%。(3)严格控制石灰石中(白云石)中的MgO含量[w(MgO)]<2.5%,具体是采取了增加石灰石矿点的搭配使用,同时在原石灰石矿点附近寻找MgO含量较低的石灰石,进行了搭配开采和使用。其次要避免使用镁砖,以免由于镁砖的磨损使熟料中MgO含量偏高,至使液相量增大而结球。我们知道,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最佳固溶量为1.5%~2.0%左右,多余的MgO则如同提高了Fe2O3的含量。这一方面可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并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的表面张力,能促进C2S对CaO的吸收,有利于煅烧;但另一方面,如果MgO较高,迫使其煅烧温度要比正常温度低,特别是当MgO与生料中的硫碱等组分结合后,可使系统的最低共熔点温度降低至1200~1250℃左右;反映在煅烧方面为料子易烧性好,但烧结范围变窄,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结圈、结球。对此,通过逐渐稳妥地降低出窑熟料中Fe2O3含量来降低液相量,改善物料的烧结范围,即在配料中逐步提高硅酸率(SM)和铝氧率(IM)的控制指标,降低熟料中的液相量,提高熟料硅酸盐矿物的总体含量。其中出窑熟料中的铁量,其w(Fe2O3)值由原来的3.5%左右降到2.5%左右;同时密切关注窑内物料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窑操作参数的及时调整。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该厂窑内结球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和消除,熟料中w(MgO)值降到了3%以下,液相量控制在24%~26%之间,SM值在2.8~3.0之间,窑内热工制度稳定,熟料质量稳定。2.2 强化煅烧操作、稳定窑内热工制度(1)加强操作控制,稳定入窑分解率,对防止结球同样有积极作用。在以前MgO含量正常时,控制入窑分解率在95%以上,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80℃左右。鉴于这种高镁生料,控制入窑物料分解率在85%~90%,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40~850℃之间。并适当减少窑头煤用量,将窑尾温度由原来的1000℃左右降低至900℃左右,避免了窑内由于煤粉燃烧不充分而产生还原气氛,使窑系统保持在低温煅烧状态,缓解了MgO含量高造成烧成范围变窄、操作困难的状况,同时也减轻了窑内结圈、结球的机率。(2)实现薄料快烧。在窑操作上,除了严格控制烟室温度不至于过高外,还要提高窑的快转率,控制好窑内物料的填充率,实现薄料快烧,避免因慢窑而结球(窑速控制在3.8r/min为宜)。另在保证入窑物料分解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分解炉温度(分解炉温度控制在840~850℃为宜)。通过强化煅烧操作,稳定窑内热工制度,实行“薄料快转”的煅烧操作方法,窑内结大料球问题得到了抑制和消除。3 结语实践证明,对高氧化镁生料采用低铁配料方案,并实施薄料快转的窑操作控制方法,以及较低的入窑物料分解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消除高MgO对烧成系统稳定运行的不良影响,即能有效抑制和消除结球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和熟料产质量的提高。
1.1煤粉水分大
我公司使用的煤粉挥发份在30%左右,热值在26000kj/kg, 属于易燃易爆煤种,为保证煤磨(规格φ2.8m×5m+3m, 风扫磨,篦冷机取热风)的安全运转,煤粉的水分控制较高,在3%左右。由于煤粉水分高,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使液相提前在过渡带出现,形成结圈。如果煤粉的细度波动,煤粉的不完全燃烧现象更严重,有时一个班就能形成结圈。
1.2 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
由于我厂原料外购,成分波动较大,预均化堆场的均化效果不很理想,造成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大;生料磨产量波动、配料调整滞后性等原因也会引起生料成分波动,这样很容易使窑内产生后结圈。由于成分的波动,使生料的易烧性发生改变,窑的喂煤调整又不能及时跟上,从而使易烧的生料提前产生液相,黏结在窑衬上,产生结圈,特别是当熟料中的MgO含量到3%时结圈极易形成。
2.采取的措施
2.1 为提高煤粉质量,保证煤磨安全,对煤磨进行改造:1)在入磨的热风管道与篦冷机之间加沉降室,防止粉状熟料进入磨机。 2)把磨机的进料螺旋加高2厘米并打浇注料,防止煤粉沉积。 3)加强系统的密封,减少漏风。通过以上措施煤磨的入口温度从230℃提高到260℃,磨机出口温度从60℃提高到65℃,煤粉的水分在1%左右, 满足了烧成的需要。
2.2 为减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采取的措施有: 1)严禁不合格的原料入厂,并对成分波动大的原料分批、分堆堆放。2)严格物料的堆料作业程序,提高物料的预均化效果。3)稳定生料磨产量,避免由于生料产量波动引起的化学成分波动。4)生料配料系统采用计算机配料,使入窑生料的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2.3 严格执行薄料快转制度。三班统一操作, 严格执行薄料快转制度,严禁慢窑大料、顶火逼烧。薄料快转,使物料在窑内的翻滚次数增加,有利于熟料的烧成;窑内物料较薄,有利于窑内的通风;窑速较快,物料不容易黏附. 我公司的窑速从3.4 r/min提高到3.7r/min后,窑结圈的情况有很大好转。另外,投料时在保证熟料烧成的前提下,尽量要快,我公司在窑保温时,从投料到正常大约用30分钟,避免了投料期间由于时间长、窑速慢,风、煤、料匹配不合理引起的结圈。
2.4 当结圈有形成迹象时,化验室及时调整配料, 主要是提高n, 减少液相量,控制结圈的形成,熟料率值的调整情况及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见表。
项目熟料的化学成分% 率值矿物组成% Loss Sio2Al2O3Fe2O3CaOMgOfCao KH
np C3SC2SC3AC4AF调整前0.6021.935.003.0565.872.790.970.922.721.6463.5814.928.089.27调整后0.6622.034.813.0265.692.721.180.9192.811.5963.5715.367.62 9.18
2.5 当有结圈迹象出现时,规定每班移动煤管一次,对内外风也要适当调节,使结圈在冷热交替的状态下难以形成。
二、窑内结球问题1 产生频繁结球的原因 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及煅烧情况,分析认为窑内频繁出现结球由以下因素造成。1)煤质波动的影响。结球期间熟料热耗明显偏高(原正常情况下熟料热耗波动在600×4.18~700×4.18kJ/kg范围,而结球这段时间熟料热耗波动在600×4.18~1160×4.18kJ/kg范围);且此间煤质很差,灰分高(Aad=32%-38%)且热值低(Qnet.ad=4600×4.18~5300×4.18kJ/kg),操作参数又未能作很好的配套调整,从而直接导致煤不能完全燃烧,窑内出现大量还原气氛;大量煤灰沉积在窑内,导致了液相量的增加,又加剧了结球的可能,使窑的状况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由于接连打球造成窑启停频繁,也导致熟料热耗的高涨。原用煤粉与结球期间煤粉工业分析及煤灰化学分析对照表见表一。表一、原用煤粉与结球期间煤粉工业分析及煤灰化学分析对照表 项目日期 Mad(%)Vad(%)Aad(%)Fcad(%)CRCQnet.ad×4.18(kj/kg)SiO2(%)Al2O3(%)Fe2O3(%)CaO(%)MgO(%)一月份0.9715.1327.9056.003564855.6424.807.056.762.33三月份0.7514.0635.5049.693499856.8125.955.856.942.62 2)熟料液相量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在1450℃时,熟料液相量应在25%左右;而结球期间达到27%~29%(未考虑熟料中的R2O对液相的影响,如果加上R2O的影响则更高)。因从2008年2月21日到3月16日(窑换镁砖后),熟料中氧化镁含量高,其w(MgO)=4%~5%(主要是窑内镁砖带入和原料石灰石中w(MgO)= 3%左右偏高造成),从而导至了液相量增高。3)熟料中硅及铁铝的影响。根据以住数据分析,当熟料煅烧状况良好时,熟料中的w(SiO2)都在22%~23%之间,但在2008年1月-2008年3月期间,熟料中的w(SiO2)低于此范围,基本上在20%~22%之间;正常时熟料中SM值一般在2.8-3.0之间,而频繁结球期间SM值降为2.2-2.4;在正常情况下熟料中w(Al2O3+Fe2O3)<9%,而该段时间铝铁量合计在9%左右,属于边缘数据,也增加了结球的几率。2 处理窑内结球的措施2.1 调整配料方案、控制煤粉质量(1)针对煤灰分高,相应煤灰带入熟料中的Fe2O3、Al2O3同样增高的问题,采取措施如下:一是降低Fe2O3的含量,减少铁矿必要时甚至可取消铁矿配料,以调整铁控制指标;二是取消页岩配料,用砂岩兼作硅铝质原料,以提高熟料硅酸率;三是加强生料的质量监控,减少生料波动,及时调整配料方案;四是在稳定LSF(113±2.0)值的情况下,确保熟料SM值2.9±0.1,IM值控制在1.6±0.1。这样,硅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液相量,防止由于液相量过大,造成窑内结圈、结球及形成还原气氛,改善窑内煅烧状况;铝氧率的提高可增加液相黏度,控制飞砂料的出现。此外,通过调整煤磨研磨体级配,降低了成品煤粉细度筛余值,改善燃煤的燃烧性能;并加强进场原煤的质量管理,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原煤(如煤矸石多的原煤等)要坚决拒收。(2)稳定入窑生料成分。因入窑生料成分不均匀、喂料量不稳定、煤粉制备不合格(太粗)等原因,也易引起窑内结球,因此生产中要加强稳定入窑生料成分的系列管理举措,尤其要对形成窑内结蛋的前提条件[配料方案中的w(Al2O3+Fe2O3)高,w(SiO2)低]的控制。生产中严格控制熟料中:w(Al2O3+Fe2O3)<8.5%,液相量:L=24%~26%,w(SiO2)=22%~23%;生料中:w(R2O)<1%, w(Cl-)<0.015%;燃料中:w(SO3)<3.0%。(3)严格控制石灰石中(白云石)中的MgO含量[w(MgO)]<2.5%,具体是采取了增加石灰石矿点的搭配使用,同时在原石灰石矿点附近寻找MgO含量较低的石灰石,进行了搭配开采和使用。其次要避免使用镁砖,以免由于镁砖的磨损使熟料中MgO含量偏高,至使液相量增大而结球。我们知道,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最佳固溶量为1.5%~2.0%左右,多余的MgO则如同提高了Fe2O3的含量。这一方面可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并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的表面张力,能促进C2S对CaO的吸收,有利于煅烧;但另一方面,如果MgO较高,迫使其煅烧温度要比正常温度低,特别是当MgO与生料中的硫碱等组分结合后,可使系统的最低共熔点温度降低至1200~1250℃左右;反映在煅烧方面为料子易烧性好,但烧结范围变窄,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结圈、结球。对此,通过逐渐稳妥地降低出窑熟料中Fe2O3含量来降低液相量,改善物料的烧结范围,即在配料中逐步提高硅酸率(SM)和铝氧率(IM)的控制指标,降低熟料中的液相量,提高熟料硅酸盐矿物的总体含量。其中出窑熟料中的铁量,其w(Fe2O3)值由原来的3.5%左右降到2.5%左右;同时密切关注窑内物料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窑操作参数的及时调整。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该厂窑内结球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和消除,熟料中w(MgO)值降到了3%以下,液相量控制在24%~26%之间,SM值在2.8~3.0之间,窑内热工制度稳定,熟料质量稳定。2.2 强化煅烧操作、稳定窑内热工制度(1)加强操作控制,稳定入窑分解率,对防止结球同样有积极作用。在以前MgO含量正常时,控制入窑分解率在95%以上,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80℃左右。鉴于这种高镁生料,控制入窑物料分解率在85%~90%,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40~850℃之间。并适当减少窑头煤用量,将窑尾温度由原来的1000℃左右降低至900℃左右,避免了窑内由于煤粉燃烧不充分而产生还原气氛,使窑系统保持在低温煅烧状态,缓解了MgO含量高造成烧成范围变窄、操作困难的状况,同时也减轻了窑内结圈、结球的机率。(2)实现薄料快烧。在窑操作上,除了严格控制烟室温度不至于过高外,还要提高窑的快转率,控制好窑内物料的填充率,实现薄料快烧,避免因慢窑而结球(窑速控制在3.8r/min为宜)。另在保证入窑物料分解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分解炉温度(分解炉温度控制在840~850℃为宜)。通过强化煅烧操作,稳定窑内热工制度,实行“薄料快转”的煅烧操作方法,窑内结大料球问题得到了抑制和消除。3 结语实践证明,对高氧化镁生料采用低铁配料方案,并实施薄料快转的窑操作控制方法,以及较低的入窑物料分解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消除高MgO对烧成系统稳定运行的不良影响,即能有效抑制和消除结球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和熟料产质量的提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