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说的是谁?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6 15:23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6-05 17:50
“两袖清风”说的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6-05 19:12
是明代的于谦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6-06 00:22
于谦吧。。
很出名的清官啊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6-05 23:34
巡抚于谦
- 3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6-05 22:03
于谦
- 4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6-05 21:33
两袖清风
未时将尽,冬日的斜阳冷森森的,忙活了一天的巡抚衙门渐渐安静下来。
巡抚于谦把一切政务都交代给了副史与主事,明天就应召进京述职去了。自总领河南、山西两省政事以来,勤于政务,日理万机,似乎繁忙已成习惯,这一闲暇起来,心里空落落的,倒不自在了。
于谦慢慢踱进书房,坐在书案前,右手轻轻按抚前胸让自己安静下来,他要再认真思考一下入朝后的形势与应对方法。
先帝宣宗晏驾之后,年仅九岁的太子即位,大宦官王振趁机攫取了朝廷实权,他笼络亲信,排斥异己,接纳党羽,壮大实力,朝野官吏,莫不仰视,统称他为“翁父”。各地官员进京办事,都要送上厚礼,打通他这个关节,唯有于谦不买账。王振几次暗示于谦愿与结好,于谦都没理睬。王振十分恼火,但于谦为官清正,政绩卓著,一时奈何他不得,只能心中记恨,以后再寻机整治他。对此,于谦心知肚明。这次进京肯定会受到王振的刁难甚至于陷害,他横下一条心,无论如何都要维护国家利益保持个人名节,绝不能与之同流合污。这时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写的一首明志诗,于是展纸研墨,饱蘸狼毫,一挥而就: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面对书案正在沉吟,副史带着三个小吏进来了,那三人放下各自抱着的朱漆木箱,转身退出。副史看着巡抚一脸的诧异,赶忙解释:“当今的朝政大人十分清楚,哪有前去面圣不给大宦官送上重礼的。况且王振对大人您早已挟嫌,最好趁此缓和一下。当然我知道大人一向清廉自守,所得饷银多半周济贫苦,补贴官用,住房只求能避风雨,服饰只讲保暖整洁,三餐只用粗茶淡饭,没有金银珠宝可送。我与主事商量,从大人官饷里预支一些,采买了一点土特产,不过是普通的绢帕、蘑菇与线香。也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在吧,总比两手空空好。”
于谦脸色愈来愈凝重,深深地叹口气说:“谢谢您的好意,可是这些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品,拿来送官,恐有不妥。况且现在朝野送礼成风,一些贪官收纳重金珍玩之外,也接受土特产品。不过属下心里明白,所谓土特产,上边是只求”特“不求“土”啊。于是绢帕必是苏杭双面绣顶级珍品,蘑菇必是大兴安岭深山猴头,线香必是云贵百年檀木材心所制,每求一物,万民涂炭。我岂能随波逐流,助长这种歪风。”
副史忧心忡忡地说:“水至清则无鱼,官至清则无友,属下真为大人的前程,不,命运,担忧啊!”
于谦欣然一笑说:“无鱼则不吃,无友则不交,我忧心如焚的是国家命运而不是身家安危啊。”他摆动着两管宽大的衣袖,朗声大笑道:“我进京,纤尘不带,带去的只有这两袖清风啊。”
说完,略一沉思,又伏案题诗一首:
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 5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6-05 20:42
出自元朝魏初的《送杨季梅》! 简介: 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 释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 处 元·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他总是粗茶淡饭,~,一世清贫 近义词 廉洁奉公、不饮盗泉 反义词 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