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炒茶过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4 13:17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1-23 17:26
碧螺春 炒茶过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11-23 17:32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揉中带炒,抄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高温杀青:当锅温150-160度时,投入茶青500克左右,进行翻炒,以反复旋转抖炒为主,至茶青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历时3-5分钟。
揉捻成形:锅温80度左右,采用抖、炒、揉三种方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汁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脱落。当茶叶干度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
在炒制的过程中,还需将漏拣的少量碎叶余叶挑出。
搓团显毫:是形成碧螺春卷曲似螺、茸毫满披外形的关键过程。锅温60度左右,一臂撑着锅台,边炒边用双手将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文火干燥:采用轻搓、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时,起锅时剔去碎叶,将成形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锅温约40-50度,文火烘至足干。
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高温杀青:当锅温150-160度时,投入茶青500克左右,进行翻炒,以反复旋转抖炒为主,至茶青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历时3-5分钟。
揉捻成形:锅温80度左右,采用抖、炒、揉三种方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汁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脱落。当茶叶干度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
在炒制的过程中,还需将漏拣的少量碎叶余叶挑出。
搓团显毫:是形成碧螺春卷曲似螺、茸毫满披外形的关键过程。锅温60度左右,一臂撑着锅台,边炒边用双手将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文火干燥:采用轻搓、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时,起锅时剔去碎叶,将成形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锅温约40-50度,文火烘至足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1-23 19:10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