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08:30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4-11 01:5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4-11 03:2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属于捕食关系。
概念详解:
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捕食的结果,一方面能直接影响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于捕食者本身的种群变化。
大个体螳螂(捕食者)捕小个体蝉(被捕食者),大个体黄雀(捕食者)捕小个体螳螂(被捕食者),螳螂影响了蝉的数量减,黄雀影响了螳螂的数量,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
扩展资料:
生物间关系按性质可归并为两类。
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寄居蟹)、共栖(海镜和小蟹)、共生(鞭毛虫)等;
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噬菌体)、捕食(狼和羊)、竞争(麦娘和狐茅)等。
所有这些关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既非偶然相遇,也非临时凑合,而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生物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概念详解:
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捕食的结果,一方面能直接影响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于捕食者本身的种群变化。
大个体螳螂(捕食者)捕小个体蝉(被捕食者),大个体黄雀(捕食者)捕小个体螳螂(被捕食者),螳螂影响了蝉的数量减,黄雀影响了螳螂的数量,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
扩展资料:
生物间关系按性质可归并为两类。
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寄居蟹)、共栖(海镜和小蟹)、共生(鞭毛虫)等;
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噬菌体)、捕食(狼和羊)、竞争(麦娘和狐茅)等。
所有这些关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既非偶然相遇,也非临时凑合,而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生物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4-11 03:5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其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因素方面来切入.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 2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4-11 03:46
答案d
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因素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