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答题,火候不到,是否造口业?或者当先见性而后说法?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01:40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5-13 11:32
希大德不吝赐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5-13 11:42
~~~~~~~~~~~~~很荣幸能帮助你。如果你愿意帮助更多的人,请加入我们的问问团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细看,此完全为交流佛学心得。非复制他人功德。完全是个人感悟。
这个问题要一分二来说。
第一。如何作到说法无过失。在佛教中有很多位次。真正作到还要证到的是那里呢。声闻阿罗汉果得证。是不是我说得有点高了。但确实如此。我们来分析。初果断见惑。二果断欲界前六品思惑。三果断欲界后三品思惑。那么未证到四果的话。这见思二惑尝是让人轮回与三界的邪思分别。若不能尽净断除。那么就有可能在度化众生时有过失偏漏。当然很微细。但并不能排除就没有。因为内在还有三界见思二惑未尽。不是有说三果圣人尝 有我慢之心吗。何况众生呢。众生的自性见之坚。说着的都是自以为正确的说法。执此不舍。
——————
所以从这里说。见性是说法的前提。为什么这说。就如未到此城说此城的种种事相。无非如说梦中之事。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证。那又能把证量上的真实之相用诸多方便表达出来呢。无非是通过经上的纸上谈兵罢了。
第二点。但现实往往也不能绝对的说。只有见性后才能说法。对与一个善思分别的利根者。即可以与妄念见三千性相真实之貌。何况那些善男信女的感化佛事经历呢。
——————————
那么从这里看。未必绝对就是见性后才能说法。正如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水无非广长舌。是仁者见仁之事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5-13 15:00
放下 顺其自然 尽心尽力 平常心 理智面对 明天忏悔即可 初发心为重 自他二利 助人交流进步
谢谢你对大家的帮助 祝福你 佛缘吉祥
- 2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5-13 13:54
明智???不会的!帮人帮几!就算是做的不好或者错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了!
- 3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5-13 13:08
阿弥陀佛,随心随性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